中國
華港口費減辣 美企中國船豁免 中美昨起互加徵 北京強調屬反制

【明報專訊】中國和美國周二(14日)起正式向對方海運公司加徵港口費用,標誌着公海成為這全球兩大經濟體貿易戰的關鍵戰線,有研究報告指恐為海上貿易帶來更多動盪。中國商務部昨強調對美船舶收取特別港務費是反制行動,批評美方措施不僅影響全球供應鏈穩定、大幅提高國際貿易成本,也會推高美國內通脹,損害美港口競爭力和就業,影響美自身供應鏈安全和韌性。當天中國交通運輸部進一步公布徵費細則,美企擁有的中國造船舶可獲豁免,消息被視為中方為政策「減辣」,國際運價隨即向下調整。
綜合報道
今年4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了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領域301調查最終措施,並決定於10月14日起對中國公司擁有或營運的船舶、中國造船舶、中國籍船舶加收港口服務費。有分析師預期,中資貨櫃船公司中遠海運(COSCO)將受到最大衝擊。2026年這類費用總額預料達32億美元(約249.6億港元),其中近半將由中遠海運承擔。
中國10月10日宣布反擊政策,將對涉及美國元素的船舶收取特別港務費。交通運輸部昨印發《對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實施辦法》,包括懸掛美國旗,或由美國建造,或美國公司擁有、參股或經營的船舶,靠泊中國港口時,船方或其代理人應當繳納船舶特別港務費,昨起按每淨噸400元(人民幣,下同)計算徵收,之後逐年遞增,至2028年4月17日起按每淨噸1120元計收。
不過,該辦法另有條款指出,由中國建造的船舶免於繳納。僅進入中國船廠修理的空載船舶,以及其他經認定予以豁免的船舶免予繳納。同一艘船舶一年最多被加徵5個航次。
分析料全球逾一成船運受影響
傑富瑞(Jefferies)分析師諾克塔(Omar Nokta)指出,中美互徵港口費,全球船隊中約13%的原油油輪及11%的貨櫃船將受到影響,涵蓋範圍從節慶玩具到原油等各類商品。總部在希臘雅典的船舶經濟公司Xclusiv Shipbrokers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這種以牙還牙的對等措施,將使兩國經濟陷入海運稅收的的惡性循環之中,恐致全球貨運流動出現扭曲。」報告又稱,航運已從全球貿易的中立通道轉變為國家治理的直接工具。
華制裁韓華海洋5美子公司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指出,美方產業界對美方做法也有很多反對聲音,充分顯示出美方損人不利己,無益於自身造船業發展。發言人稱,為進一步維護中國相關產業利益,中方將部分協助、支持美方相關調查活動的企業列入反制清單,對美國及部分國家和企業危害中國航運、造船等相關產業安全發展利益的行為發起調查。
其中,韓華海洋株式會社5家美國相關子公司被列入反制清單,禁止中國境內的組織、個人與其進行有關交易、合作等活動。韓華海洋現時為韓國三大造船商之一,受累中方反制消息,韓華海洋昨全日股價跌6%。
(中美角力)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運價上調 物流業轉嫁消費者埋單 (2025-10-15)
管制稀土出口前 商務部稱曾通報美方 (2025-10-15)
荷蘭凍半導體中企 華行業協會:反對濫用國安概念 (2025-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