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開箱】《創戰紀:戰神降臨》 謝勒力圖陪觀眾打機

【明報專訊】1982年上映的《電子世界爭霸戰》被譽為荷李活科幻經典,對後世的影視、電玩甚至流行文化產生極大影響;相隔28年推出續集《創戰紀》,全球票房4億美元(約31.2億港元),電影公司食髓知味,同系列第3集《創戰紀:戰神降臨》(Tron: Ares)上周四(9日)在港開畫,美國延遲一天上映,首周末票房收3350萬美元(約2.6億港元)遜預期,跟製作費1.8億美元(約14億港元)更是相距甚遠;爛番茄網站綜合197篇影評文章得分55%,然而觀眾好感度卻有87%,可見影評人與觀眾口味有着明顯落差。
科幻版《木偶奇遇記》
《黑魔后2》約金朗寧( Joachim Ronning)執導、《續命梟雄》金像男配角謝勒力圖(Jared Leto)與《從前的我們》美籍韓裔女星李姬蒂(Greta Lee)合演《創戰紀:戰神降臨》,故事講述美國兩大科技巨擘:ENCOM和Dillinger在人工智能(AI)發展競爭愈趨激烈,前者的高層Eve(李姬蒂飾)為了達成家人遺願,必須找到「永生程式碼」修補技術缺陷,方能造福人群;後者負責人Julian(伊雲彼得斯飾)發展軍事AI技術,只為謀取暴利和權力,為了從Eve手上搶走「永生程式碼」,竟然派遣AI軍人Ares(謝勒力圖飾)及Athena(茱迪史密夫飾)闖入現實世界,就算天下大亂亦在所不計。
《創戰紀:戰神降臨》食正AI熱潮,把觸摸不到的人工智能「擬人化」,戲中反派Julian透過類似3D打印技術,把虛擬軍人、戰車甚至飛船帶到現實世界,上演飛車爆破、大廈倒塌的視覺震撼場面,觀眾就似欣賞電競比賽般緊張刺激。另一方面,Ares渴望擁有生命,感受真實人生,說穿了就是《木偶奇遇記》的科幻版本,至於他為何有此想法?電影卻沒清楚交代。導演只想依循《電子世界爭霸戰》舊路,卻無突破原作的野心,最終拍出一部影像凌厲、音效出色的爽片,可惜劇情空洞,女主角人云亦云地高呼「科技改變世界」,僅此而已。
為拍續集埋下伏線
值得一讚的是導演沒有夾硬為男女主角堆砌感情線,藉以歌頌人類與AI的和諧結合,否則的是,爛番茄評分可能更低;可惜選角出錯,一臉邪氣的謝勒力圖擅演反派角色如《自殺特攻:超能暴隊》小丑及《魔比煞》吸血鬼,新片卻要一本正經扮未來戰士,當事人演得尷尬,觀眾亦難以投入。
《聲聲相識》金像影帝謝夫布烈治(Jeff Bridges)在前兩集飾演電腦程式工程師Kevin,今集片尾客串一場,戲分雖少卻意義重要,由他親手將「永生程式碼」放到Ares身上,達成後者心願,從一條冰冷的電腦程式變成有血有肉的人類,讓他探索現實世界的真善美,頗有「信耶穌得永生」的宗教意味,亦為電影開拍續集埋下伏線。
NIN配樂效果出色
今集劇情相當獨立,就算未看過前作,亦不大影響觀感,但為照顧忠實粉絲,刻意加插不少致敬《電子世界爭霸戰》場面,例如謝勒力圖乘坐經典黃色電單車,或者模仿前兩集海報主角舉手動作等,未知老主顧可會收貨。
如先所言,本片配樂、美術設計及視覺特效相當出色,上集請來法國電子怪傑Daft Punk作曲,贏得多個影評人頒獎禮的最佳原創音樂獎,隨着樂團解散,今集改由美國搖滾樂隊Nine Inch Nails(NIN)負責,效果不遜前作,跟主角Ares自稱最愛80年代音樂的人物設定脗合,正如他跟Kevin說:「我喜歡莫札特,但更愛Depeche Mode。」配合IMAX巨幕與環迴音響,極盡視聽之娛。
上映日期:10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