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箍頸案裁決兩月 警續稱正研究 遺屬促重啟刑事調查 撰信憶父昔信任警方

【明報專訊】的士司機陳輝旺2012年遭警員林偉榮(圖)箍頸,後因癱瘓留院,最終不治。死因庭先後兩度召開研訊,均裁定陳死於「非法被殺」。本報在死因庭第二次裁決後相隔逾兩個月查詢警方跟進行動,包括會否考慮起訴相關警員,警方回覆稱正與律政司研究死因庭判決,以決定下一步行動。另一邊廂,家屬向本報寫信道出這13年來感受,促請當局嚴正處理;信中問及「當局從沒向社會或家屬作任何正式交代,這件『非法被殺』的案件,最後是否不了了之?」
明報記者 楊志權
案件源自一宗司機與乘客的車資糾紛,事主陳輝旺(終年65歲)和乘客爭執後報案,到場警員調查後以涉嫌襲擊乘客為由拘捕陳,其間陳一度表現抗拒,由警員合力押上警車之際,警員林偉榮一度從後用「箍頸」形式將陳抬起。死因庭今年7月裁斷陳輝旺是非法被殺,他遭警員以手臂環頸的方式帶上警車,導致頸椎脫位;因頸部受傷而長期卧牀,引致支氣管肺炎致死。
父逢見失遺物交警署 臨終悔報警
事主長女陳盈康寫信給本報及回應事件。陳憶述,她幼年時父親工作早出晚歸,但放假會帶家人出外遊車河;她見過父親有多張財物收據,知道在當時尚未有手機通訊的年代,若有乘客物品遺留車內,司機想尋找物主並非易事,父親每當找不到物主便會將失物交到警署,哪怕是文件或銀包都交託警方。「一切源於那份信任」,陳盈康自言能理解父親當晚主動報警求助的心情。
信中披露,父親在癱瘓後向家人投訴曾遭警員打,後來他向陳盈康表示,非常後悔自己報警追究乘客不付車資。在生命倒數階段,父親某次流淚問「有誰可以替我拿回公道?」陳盈康無言以對。白天照顧一名癱瘓長者已教人心力交瘁,還要目睹父親的傷勢,她形容「心中只有痛」。
初次裁斷逢生忌 以為見曙光
死因庭在13年間兩度召開研訊,第一次在2018年,裁斷陳是非法被殺,後因林偉榮覆核得直,高院撤銷原本裁斷及將案件發還重審。盈康說,在首次研訊前,家屬對案件內情一無所知,形容她們在庭內度過的每一天,都懷抱「真相在法庭裏」的信念,結果恰恰在亡父生忌那天,死因庭首次裁斷父親「非法被殺」,家屬認為分外有意義,當時以為見到曙光。
兩次研訊加重折磨 信「真相經得起考驗」
今年6月,死因庭重開研訊,陳盈康直言過程「比第一次更折磨」,一來聆訊日子變長、證人變多,二來要重複觀看涉及父親的片段和報案錄音,並在庭內巨型屏幕以「慢鏡、定格與重播」檢視片段。不過,家屬堅信死因庭可以釐清真相,當第二次聽到「非法被殺」裁斷,家屬篤信:「真相經得起考驗,有一件非法事件發生了。」
陳盈康表示,現在手執死因庭兩度作出「非法被殺」的裁斷、相關閉路電視片段及專家報告,再三促請當局嚴正處理,在信中以「懇請當局重啟刑事調查,為市民及社會彰顯公義,共建民心」作結。
翻查資料,死因庭首次裁決後,據報警方重案組接手刑事調查,惟未有消息公布之際,林偉榮已入稟申請司法覆核及要求禁止律政司在有結果前採取任何檢控行動,其時與判決相隔近3個月。死因庭第二度裁決距今超過兩個月,本報向警方查詢跟進死因裁決的進度,包括會否考慮起訴相關警員,以及按陪審團建議在警車內安裝可錄音的錄影鏡頭等。警方回應稱,正與律政司研究死因庭判決,以決定下一步行動,並正因應是次死因庭的建議檢視。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長女稱四度求助警署無果 「督察說全警署都不會協助」 (2025-10-13)
話你知:追究刑責無時限 非法被殺不檢控有先例 (2025-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