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香港】Little Big:爵士、搖滾、電音共冶一爐

【明報專訊】荃灣大會堂在9月22日舉行了一場爵士樂(Jazz)表演,看到表演者的陣容,我趁樺加沙吹襲香港前的晚上,前往荃灣欣賞這場有趣的表演。
說到為何這是「有趣」的表演,要先談表演單位——來自美國的鋼琴家兼爵士樂作曲家Aaron Parks帶領他組成的樂隊「Little Big」來到香港,其餘成員包括結他手Greg Tuohey、貝斯手Matt Brewer、鼓手Jongkuk Kim,合共4人。宣傳海報這樣形容:將爵士的優雅、搖滾的熱烈與電子音樂的前衛完美融合。
慣常的理解,爵士是色士風的主場,其具有金屬風格的音色像是人在唱歌或說故事,與爵士的即興演奏風格非常配合,是爵士表演常見的基本樂器。今次表演的樂隊設定,不見色士風的蹤影,主要是結他與鋼琴的結合。在爵士現場表演中,不時見到結他與鋼琴在同一音樂表演中合作,兩者經常會面臨和聲、節奏甚至旋律上的衝突,兩種音色十分難配合,但有信心做出高水準的和諧共振時,卻能出奇地合拍,大大提升表演質素。例如Aaron Parks與合作多年的Greg Tuohey在舞台上的配合,電子音樂與爵士一同演奏時,毫無違和感之餘,亦為現代爵士樂加上前衛的感覺,發揮二人的無限創意和想像力。
當晚樂隊表演了多首Little Big專輯系列的曲目,系列共有3張專輯,其中兩張更是與爵士樂界殿堂級唱片公司Blue Note Records合作。這系列以搖滾樂隊為創作靈感,曲目卻「聽得一啲都唔攰」,似「簡單的rock」。其中他們帶來的曲目Delusions,帶有焦慮的旋律色彩,加上Greg Tuohey尖銳的獨奏、Matt Brewer的貝斯,電子風格令人印象深刻。另一首是Ashé,曲目名稱來自西非約魯巴人(Yoruba),象徵力量、改變及禱告,旋律以鋼琴為主線,流暢自然的節奏讓人聽得十分舒服。而韓籍鼓手Jongkuk Kim亦是音樂會的一大焦點,有不少獨奏的機會,讓我們聽爵士樂的時候亦可以感受到搖滾的魅力。
有興趣的觀眾可以再聽Aaron Parks在2008年,與Blue Note Records首次合作的專輯Invisible Cinema。這發行了近20年的專輯,充滿1990年代搖滾音樂的旋律,觸動不少年輕一代的爵士樂手及樂迷,即使演奏難度甚高,仍然深受不少香港爵士樂手歡迎。
在音樂會的尾聲,Aaron Parks很慷慨地給觀眾兩度encore,聽出耳油,時間不經不覺到了近11點,帶着被填滿的音樂靈魂,匆匆回家,迎接即將來臨的樺加沙。
文:張山十年(藝術行政人員,閒時最愛坐在觀眾席享受表演藝術)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墨爾本】人之所以為人 (2025-10-10)
【東京】Domo Arigato, Mr. Roboto (2025-10-10)
【鹿特丹】沙居 (2025-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