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保安局:近期涉學生電騙案多屬假冒外賣平台 (18:08)

發佈於

科技創新界議員邱達根今(8日)在立法會上提出書面質詢關注學生受騙的問題,保安局長鄧炳強表示,近期涉及學生的電話騙案多涉及假冒外賣平台發送釣魚短訊,指示受害人致電「假客服」,再誘騙其支付保證金以「取消訂單」。另有不少詐騙集團透過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等平台,誘使學生參與虛假的「刷單」活動。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即時加強在網站及相關社交媒體平台發出防騙警示,呼籲公眾切勿回撥短訊內的電話。

保安局引述警方數據指,今年首八個月共接獲28379宗騙案,損失金額為50.2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下跌1%及14.5%。涉內地生的電話騙案為86宗,比本地生的184宗低;損失金額卻約有7500萬元,超過本地生電騙損失金額逾倍(3200萬元)。

損失金額最高的個案受害人為一名25歲內地大學生,涉款逾千萬。案發於今年4月,該名學生收到假冒官員來電,並按指示把1097萬元分次存進多個指定的本地銀行賬戶;兩名疑犯已在同年7月落網,並被起訴共三項「洗黑錢」罪。鄧炳強表示警方暫未觀察到針對海外學生的騙案有明顯趨勢,故無為此作分類統計。

鄧炳強:社交平台已按要求移除逾6.7萬個詐騙內容

當局指,警方若發現有懷疑詐騙內容,會要求有關社交平台即時移除並跟進。鄧炳強指,在今年首八月有關平台已按警方要求檢視及移除逾6.7萬個詐騙內容;亦於8月與Meta舉行聯合記者會發布涉通訊軟件及社交網絡平台的最新騙案手法、及相關反詐措施,包括加強以AI偵測和移除詐騙內容及帳號。

當局表示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已在網站及相關社交媒體平台發出防騙警示,以呼籲公眾切勿回撥短訊內的電話,可聯繫外賣平台的官方客服中心核實,鼓勵他們善用警方的「防騙視伏App」及熱線。當局又表示警方將持續分析涉學生電話及網絡騙案的最新情報,並定期發放最新的防騙信息。

保安局:網上學習套件減低學生被「呃錢」比率

保安局亦提及,警方亦已推出「網上學習套件」,供學生觀看圖文和影片教學,以了解騙案手法和應對建議,及格者可獲發電子證書;當局引述於個別院校合作進行的有關大學生詐騙認知調查,逾3000份回覆中,近85%受訪者曾參與「網上學習套件」,而曾完成該學習套件的學生遇騙而損失金錢的比率比未曾參與的低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