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馬士基料大中華區貨量本季增速放緩

發佈於

【明報專訊】馬士基大中華區總裁丁澤娟會見傳媒時表示,美國關稅政策持續變動,公司首要任務是保持靈活性。今年上半年,公司大中華區貨量按年增長約6%至7%,並與市場結構轉變相似,中國對美出口有所下降,但東南亞、拉美、非洲等市場錄得雙位數增長。不過,她預期第四季貨量增速或會放緩。

新增船舶主要配合脫碳目標

談及美國對中國製造、註冊船隻徵收泊港費,她認為對公司影響有限,因公司可透過調整船舶部署,避免出現額外成本,故不會因新規向客戶加徵附加費。對於是否影響購買中國建造的船舶意向,她指短期內業界均須審慎評估,但造船涉及多重因素,包括成本、技術及運力,相關政策或成為新的考量之一,但不會是唯一決定因素。丁澤娟又稱,近年紅海危機及疫情等「黑天鵝事件」打亂航運周期,留意到目前行業出現運力過剩,但馬士基自2017年收購漢堡南(Hamburg Süd)後,未有再大規模擴充船隊,新增船舶主要為配合脫碳目標。

馬士基與赫伯羅特(Hapag-Lloyd)去年初宣布組成「雙子星」並於今年2月起營運,丁澤娟稱,船舶準時率已由56%提升至90%。她進一步解釋,一些航線由此前連接8至12個港口,縮減至4至6個,以避免其中一站受阻導致整條航線受影響。同時設立全球樞紐,透過支線接駁船將貨物轉送周邊港口。她續稱,提升準時率的關鍵亦包括擴建碼頭容量;投放大量資源於IT系統,以預測貨物流向並提升裝卸效率。

去年港設空運服務辦公室

目前馬士基約有十多條航線停靠香港,包括通往東南亞、拉美及非洲等地區,丁澤娟認為香港的免稅政策及高效海關基礎設施是其獨特競爭力。至於會否計劃調整香港航線,她指這將視乎需求及成本效率。空運方面,她表示馬士基去年於香港設立空運服務辦公室,且按貨運量計已躋身全球前15大貨運代理,全年營運逾200班包機,服務遍及90個國家,主要客戶來自內地科技與電商企業。至於機隊,馬士基擁有及租賃的貨機超過10架。此外,公司於2021年收購香港利豐物流(LF Logistics),目前在港持有約100萬方呎的倉儲空間及7個配送中心,其中包括4個區域中心,管理庫存單位(SKU)達6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