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大坑67米長火龍迎月夜登場 內地旅客讚有「人文感覺」氣氛濃厚 (22:15)

發佈於

一連三日舉行的年度盛事「大坑舞火龍」今晚迎月夜率先舞動,晚上8時先由逾80名小朋友組成的「小火龍」隊舉起由LED燈製成的小火龍打頭陣,經典「大火龍」其後登場,大批市民和遊客於浣紗街夾道觀賞,由300名健兒舞動由逾萬炷燃燒的長壽線香組成的傳統火龍,穿梭大坑的大街小巷,祈求合境平安。有首次觀賞舞火龍的深圳遊客稱,感受到香港過中秋的濃厚氣氛及「人文感覺」,較深圳主要用無人機和燈光等科技表演的慶中秋活動「更真實」,她說明日及後日會玥到維園觀賞舞火龍表演。

一號戒備信號入夜後仍然生效。今日下午5時許,大坑及銅鑼灣一帶風勢強勁、烏雲蓋頂,但無阻市民和遊客到場「霸靚位」等待火龍登場;警方亦一早到場架起鐵馬維持秩序。晚上7時許,由16人組成的鼓動鼓樂團率先敲響序幕,及後再有不同少年團體上演武術及中式嘻哈等表演。

由逾80名小朋友組成的「小火龍」隊於8時登場,小隊員舉起由LED燈製成的小火龍在浣紗街左右穿梭。據現場介紹,小火龍的龍頭重約5公斤。其後「大火龍」壓軸登場,由300名健兒舞動全長67米、由1.2萬炷燃燒的線香組成的火龍,穿梭大坑各街頭小巷;大批市民及遊客於浣紗街夾道歡迎。

袁氏一家三口今晚到場觀賞舞火龍,其中袁先生為第二次觀賞,他表示,雖然今年看到人流似較往年少,但現場氣氛濃厚,他表示明日和後日都會攜同妻兒到維園觀賞舞火龍表演。首次觀賞舞火龍的袁小朋友則表示,可以近距離觀賞火龍很開心,感到很震撼。

於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大坑舞火龍可追溯至19世紀。根據旅發局網站介紹,當時居民以插滿線香的火龍驅趕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