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首選治療:運動重塑肌腱促進康復

發佈於

【明報專訊】運動是RCRSP臨牀指引的首選治療。相較其他非手術療法如類固醇注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PRP)、手法治療等,運動具有力證據支持。2022年一篇文憲歸納運動治療RCRSP的機制如下:

.生物力學:運動強化肩袖肌群,提升肩關節穩定,優化動作模式,減輕受損組織壓力

.疼痛調節:運動影響中樞及周邊神經系統的疼痛處理,透過神經生理改變減輕痛楚

.組織適應:運動強化並重塑肌腱,提升組織韌性,促進康復

.心理效益:運動增強自我效能,減少動作恐懼,提升心理健康,進一步緩解疼痛

多種運動類型,如阻力訓練、動作控制訓練、拉筋運動等,對RCRSP療效無明顯差異。運動計劃應根據患者能力、目標及可用設備而設計,每名患者的運動方案可能不一。例如,一名年輕RCRSP投擲運動員,習慣每周4至5次健身房阻力訓練,可設計高強度阻力訓練計劃以提高配合度,提升療效。反之,對運動量低的患者,則適合從低強度、免器械的運動開始,以符合患者能力。

RCRSP患者做肩部運動時常感疼痛,研究顯示,適度疼痛訓練可改善短期復康效果。臨牀上通常允許訓練時疼痛達3/10分(或患者可接受的程度,有些研究容許到5/10分疼痛),並根據次日反應調整強度。須注意,疼痛誇大傾向(pain catastrophizing)患者作疼痛訓練可能適得其反。患者運動前應諮詢物理治療師,透過調整運動強度、形式、動作幅度、節奏等,以減輕運動時的疼痛;在治療中嘗試不同動作,找出最適合的訓練方案。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肩夾擊非肩痛元兇 手術療效只如安慰劑 (2025-10-06)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