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甯漢豪:按市場意見於洪水橋片區增住宅地 改由政府建路減發展商負擔 (14:13)

政府早前為北部都會區3個試點片區進行市場意向徵集,發展局長甯漢豪表示,當局因應市場意見就洪水橋片區作調整,包括將原本規劃作消防局及救護設施的用地,改劃作住宅發展,相信有助開發商更快獲回報;亦改由政府興建一條原本應由開發商建設的公路。她又說,北都專屬法例將針對現時上蓋建設及營運階段需要,例如提出以較簡單的程序微調參數,亦擬容許24小時施工等。
甯漢豪於無綫節目《講清講楚》表示,當局本身期望發展商興建位於洪水橋片區的一條公路,惟發展商反映對財政負擔過大,當局評估後決定改為由政府負責。被問到政府建設北都的支出會否比預期多,甯指出,未來5年平均每年工務工程開支約1200億元,《施政報告》提出再增加300億元,當中已為北都建設預留資金,即使政府協助建公路,但片區發展商可另外做些建設,相信「一上一落」的情况下政府可負擔,重申最重要是考慮該地帶及市場意見,「調整得到就去調整」。
甯漢豪認為毋須擔心此做法成為趨勢,稱雖然開發商會提出要求,但當局會評估是否合理。她亦相信,發展商及產業企業都期望北都有經濟活動,各方都有意欲想參與,惟要配合當前經濟環境,政府不可「鐵板一塊」。
甯漢豪:不打算大改動環評程序
甯漢豪認為,北都現已進入上蓋建設及營運階段,專屬法例很多條款將針對現階段需要,如便利數據流、人流、物流等,亦會提出以較簡單程序微調現有參數;她相信新發展區的基建容量在一段時間內不會用盡,認為毋須太擔心增加少許容量或高度改動會造成交通負荷、環境大受影響,「喺新發展區我哋覺得可以稍微寬鬆一啲」。她稱。不打算大改動環評程序,但期望可放寬施工限制,例如容許24小時施工。
政府將以「 雙信封制」進行洪水橋片區的招標。甯漢豪表示,社會應脫離「政府只是看錢」的誤會,強調「 雙信封制」是為能找到有質素的開發商,如開發商願意自行負責基建、平整土地,建設速度較快等,便有機會獲得更好評分。出價方面,她說政府會根據市場情况考慮,不會導致虧損。
至於《施政報告》中提到政府已與高爾夫巡迴賽LIV Golf達成長遠合作安排,被問到當局會否改變利用粉嶺高球場部分用地興建公屋的想法,甯漢豪稱,政府就司法覆核上訴排期明年聆訊,當局仍需時觀望,會待司法覆核案進展再定後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