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跟Gen Z去散步:去西營盤搵福德貓!

發佈於

【明報專訊】比起熱門打卡景點,任職導遊的Angel更喜歡發掘城市微小而富人情味的一面。位於港島一隅的西營盤,是滿載Angel對外婆記憶的地方,她說外婆以前常去西營盤街市買餸,Angel現在街市買本土農場種植的菜,「本地菜特別好吃」。食環署明年將關閉正街街市,將之與西營盤街市合併,跟着Angel走,細味街市的鮮活景象,還有西營盤的街巷故事。本版每月一期,每期由導遊Angel與筆者定一個地方,設計多條路線供讀者游走,路線會有重疊的地方,讀者須親身體驗才知道路線分別通往哪裏,並找出「藏寶圖」中的物件/景點。

簡介:Gen Z筆者是路癡,跟着地圖指示也能迷路,常要費些時間才到達目的地。雖然總多繞些彎路,但過程中時會發現驚喜。這版面受日本藝術家藤原力的城市探險計劃「ENGEKI QUEST」啟發,模仿心理測驗的跳讀模式設計內容,嘗試引導讀者不使用傳統地圖和導航,發掘香港不同面貌,並了解背後故事。

台階社區西營盤

奇靈里、西源里,餘樂里……西營盤的街道左鄰右「里」。話說1851至1864年晚清太平天國之亂,大批內地居民湧入香港,人口大增令當時的維多利亞城急須擴建。西營盤於1850年代中後期開始發展,原本地勢陡峭的山區,因發展要鑿石闢路,形成層層遞進的台階社區。當時中式唐樓的樓層有深度限制,加上街道之間的道路規劃寬闊,令石階空間得以騰空供街坊共用,這些空間稱為「里」。

【冒險初心】

‧ 摒除雜念,漫無目的地游走

‧ 緊記「條條大路通羅馬」

【冒險守則】

‧ 不打開任何導航(如Google Maps)。如你跟小記一樣是路癡,可參考本版的簡易地圖

‧ 放慢腳步和呼吸,仔細觀察周遭事物

‧ 穿著舒適,適時飲水

【Start】

【1】

你剛買了一份《明報》,打開裏面夾着的「Sunday Workshop」,翻到這個版面。這是一份香港冒險指南,照着編號對應的內容行動,你能抵達未知的地方。你準備好了嗎?

現在先做個小練習,請跳至【括號】內的段落 →【3】

【2】

你住西營盤,想必對西營盤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吧?

廢話,我是地膽→【4】

我很宅,很少外出→【5】

【3】

看來你已掌握了跳讀竅門,很棒呢!

先說說你……

住西營盤→【2】

住其他區或來自外地→【5】

【4】

那接下來去的地方,你或許時常經過吧!但正因過於熟悉,出於人類慣性,你或會忽略不少細節。所以請你跟着我蜎窿蜎罅吧!

→【5】

【5】

出遠門不方便呢!新界出港島搭港鐵或要轉幾次線,想想也覺得累……巴士未必能直達目的地,等車和走路也花不少時間。但為免你走冤枉路,請你從西營盤港鐵站出發。走上大堂,左邊是B、C出口,右邊則是A出口,你會選?

左→【10】

右→【11】

【6】

從般咸道城巴巴士站望過去是湖水錄色的般咸道35號4層戰前唐樓,它是新古典主義建築(neo-classical architecture),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正全幢放售。向左直行會經過香港大學校園,港大實在太大了,這次就先不去吧!你返回C出口,往般咸道官立小學走,經小學旁的樓梯下行,直行轉右,見表面粗糙的石牆——那是法定古蹟「舊精神病院立面」,建築1892年落成之時是國家醫院人員住所,1939年改建為精神病院女病房。1970年代起空置,直至1998年改建為如今的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

拱形遊廊與花崗石塊呈現巴洛克建築風格,遊廊現作「時光隧道」,掃描指示牌上的QR code可享受AR體驗,不妨試試,看看有什麼驚喜——別抱太大期待。大樓停車場入口有一座花崗石煙囪,Angel說還有好幾支被借用作美利樓屋頂煙囪。

→【17】

【7】

這是一條長命斜,你略過第一街前行,發現保良局西營盤護老院暨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後有處陰暗小巷,好奇心驅使你走入去,那裏有間天寶樓扎作,由紙紮達人夏中建創立。天氣好的話,會見到店家將製作中的紙紮屋仔擺出門口。越過紅色帳篷,你看到巷尾零丁立着一支煤氣燈柱,燈柱前有3面圍欄,但沒將燈柱圍起。走了一段斜路,你已覺累,你會……

掉頭下行→【16】

繼續前行→【17】

【8】

你轉左走上醫院道,路過贊育醫院,贊育醫院是香港首間華人婦產科醫院,原址在西邊街,1955年國家醫院拆卸後,贊育醫院遷往醫院道現址。你感覺這間粉紅色的醫院沒舊的好看。

→【17】

【9】

過多條馬路去巴丙頓道,你會看到在半山開業半世紀的枝記麵家,他們以古法磨豉牛腩聞名,不妨坐低吃碗牛腩麵,或者歎杯冰凍奶茶。老闆說做磨豉醬牛腩十分麻煩,他家的牛腩和奶茶均有秘方。他只透露奶茶用上兩款茶葉,其中一款是錫蘭紅茶。店內裝潢老舊,卻滲透着人情味——轉動着的天花吊扇、像大牌檔陳設的木製摺枱摺櫈、綠白相間的紙皮石地磚,還有手寫的紙餐牌。Google Maps上顯示枝記營業至下午5時,但偶爾4時半前來會發現它早已關門。吃飽便起行吧!

→【06】

【10】

B1去第一街、正街街市;B2去第二街、正街街市一樓;B3去奇靈里、西區警署、C去般咸道、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去哪裏好?

別煩惱了,按站牌指示的順序去B1吧→【14】

反其道而行,先去C出口→【13】

【11】

你按站牌指示順序從A1出口離開,轉右直走,遇見十字路口,過馬路入連接皇后大道西的東邊街,接下來你會……

過馬路去對面→【07】

繼續直行→【08】

【12】

左邊的小巷叫長安里,右邊的則喚餘樂里,放眼看長安里通往屋苑,無甚特別,餘樂里則似是秘密花園。餘樂,娛樂,有咩搞作?穿過重重花圃,經過一個剪髮孩童銅像,看到1900年代初興建的中式唐樓「餘樂里9-12號」,它是市建局「西營盤第三街/餘樂里/正街重建項目」,獲原址保留和活化,其中9-10號被古蹟辦事處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物,內設展覽介紹。

此唐樓保留拱形磚結構、水泥地磚、樓板木樑和人字形屋頂。考慮到採光通風的需求,唐樓的門窗糅合法式設計,是雙摺通花木門,門頂設小氣窗。牆上有洞,不用驚慌,那是居民從前嵌入牆內用以供奉地主神的壁龕。

走出唐樓,瞥見腳邊牆上有幾塊刻有地段編號的花崗石碑,上面寫的「I.L.」,是「內地段」的簡稱,指的是內陸相對香港開埠後首批拍賣的中環沿海海旁地段的位置。

→【18】

【13】

過馬路去對面城巴巴士站,會見到一排石牆樹,它們都是細葉榕,那蒼翠的樹葉下長着鬚根,這些根由樹幹向外延伸,讓樹幹的樣子變得格外詭異。細葉榕的樹冠大、能遮蔭,時常被種在土地神龕旁作「伯公樹」。這時候,你想……

稍作休息→【09】

繼續行→【06】

【14】

在第一街往右直走,看到對面是7-11便利店和惠康超市,別過馬路,轉右走幾級樓梯,你會聽到周遭有菜檔店主叫嚷,此時走入正街街市。路過𨋢口直走,會發現右邊檔口全拉上鐵閘,鐵閘上貼着「溫馨提示:此區域為街市管制區域,請勿在此區地上坐、或躺臥,面斥不雅」。對面有一張長木椅,你或見到有人寧願鋪紙皮席地而坐。

再上一層,只見一扇通往天橋的大門,走上天橋能看到正街的長命斜,俯瞰那長命斜,視野盡頭是藍藍的天和海,未嘗不是一個打卡位。天橋盡頭通往西營盤街市。

抵達西營盤街市,空無一人的魚檔貼了「魚類圖鑑」——各種魚的相片,掛有類似揮春的紅牌,紅牌寫着「百無禁忌」、「一團和氣」……有檔口則掛着一排「生鮮燈」——是的,不是「新鮮」,這種燈利用特定光源加上紅色燈罩,令生鮮產品的色澤看起來更亮麗。

「請緊握扶手,please hold the handrail,qing jing wo fu shou」。感覺這裏的電梯運行得特別慢,是顧客大多上了年紀的緣故嗎?再上一層滿是藍白膠帶封住的空攤檔,那些攤檔將來會被填滿嗎?聽說1976年落成的正街街市明年2月關閉 ,以騰出空間設立醫療衛生設施,原址攤檔或遷至西營盤街市和上環街市等。

→【15】

【15】

你發覺街市似乎沒有什麼好看,索性搭𨋢到G/F離開街市。轉左沿正街拾級而上,是分好幾段的長電梯,上完第一段電梯,瞥見左右兩邊均有小巷,你會……

停下來一探究竟→【12】

繼續上電梯直至登頂→【13】

【16】

你走到路口,轉左沿皇后大道西走,路過梅芳街和桂香街兩個街口,兩條街有不少海味舖,這裏曾是「鹹魚欄」,是鹹魚集散地。Angel說「桂香」和「梅香」分別代表鹹魚的氣味(昔日鹹魚街位於梅芳街和桂香街一帶,「梅香」即霉香,鹹魚以霉香為上品;桂香只有街坊提及「香」字與鹹魚有關),街道便以此命名。1894年香港爆發鼠疫,這兩條「鹹魚街」衛生環境惡劣,附近一帶樓宇被拆,商舖也被迫結業。「鹹魚街」後來搬至德輔道西同干諾道西交界、東邊街附近的一處後巷。

→【19】

【17】

過馬路去對面,重重榕樹包圍下是佐治五世紀念公園,這裏有13棵細葉榕被列入《古樹名木冊》,大多附着麻石牆而生。園裏維多利亞式街燈和兩塊刻有「HONG KONG」及「KING GEORGE V MEMORIAL PARK」的圓形金屬牌猶在,是英殖時期的印記。此公園俗稱「花園仔」,在日佔時期曾被用作亂葬崗。一陣風吹來,你只想快逃。

→【20】

【18】

返回正街,向左沿第三街直行,抵達前身為贊育醫院的西區社區中心。西區社區中心是一級歷史建築,以愛德華式建築風格建成,入口處有個紅色英殖時期皇冠郵筒。在這裏游走要小心,別被木製旋轉樓梯弄得頭暈轉向。離開中心往左上行,過馬路到斜對面的第三街下行,來到近薄扶林道的餅店「齒來香蛋卷」,可以買些糕點做下午茶,這裏的蛋卷不錯。假如你是男團MIRROR成員姜濤的粉絲,或會感到興奮,因為店裏貼滿他的相片。在第三街等過馬路時回頭看,你望到宏偉的中環IFC,你想停一停,享受良辰美景。

【19】

走出桂香街,沿德輔道西前行,路過正街後會見到小巷「西源里」,西源里有推廣中國藝術文化的一新美術館。走到倔頭路是西源里福德宮,大神櫃供奉多仔佛、觀音和濟公像,兩個小神枱則供奉招財貓——是的,不是土地公。聽街坊說那福德宮由附近做海味生意的人設置,免費提供線香予途人拜祭,並會隔幾年更換招財貓像,而所有招財貓皆出自同一名日本大師之手。尊重貓的習性,有人會買貓罐頭上供。如你此時走累了,前一個巷口「奇靈里」剛好有港鐵站可以離開。

【20】

這時你肚子餓了,想吃點東西,最好是能堂食、上餐快又便宜的,便往枝記麵家(詳見【09】),途經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詳見【06】)。食飽就走,咁又完一日!

文、圖˙ 姚超雯

導遊˙ Angel Lau(Ig: @dearesthongkong)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