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周日話題:最重要還是「防左」

發佈於

【明報專訊】首相施紀賢在工黨年會壓軸登場,左打改革黨,右談工黨執政價值,不單批評改革黨為「種族主義者」,還大談要尋找英國的靈魂。出席年會的工黨成員,拍手叫好。但出席者也看到,在施紀賢出場之前,內政大臣馬曼婷重提,必須針對持合法工作簽證來英工作的海外人士,將其申請永久居留要由5加1改為10加1,還要證明他們在留期間對英社會有貢獻云云。整個格局似是針對改革黨的移民政策提出反擊。

但是,與會者以及英帝左翼媒體的關注點,卻是黨內「北天王」,現任曼徹斯特市長貝安德的動向。

上月中,就在工黨執政領導層集中火力應對改革黨之際,貝安德就先接受右翼媒體訪問,提到不排除投入黨魁之爭,似有向首相「挑機」之意味。貝安德背後,代表的是黨內左派的路線。這班「左仔」,大抵有幾方面「唔妥」施紀賢的政策。其一,就是工黨在福利政策方面不斷「跳票」,特別是一直為黨內左派中人詬病的兩名子女的福利限制(這是指政府只會最多給予兩名子女的福利,第三名子女或以上就沒有福利);其次,黨內左派認為要多提高地方稅,興建更多的公營房屋,以至需要減低低收入人士的入息稅等;其三就是工黨領導層就發債的態度過分保守,應該要思考如何多用公共財政推動經濟云云。貝安德及其支持者,力批施紀賢在處理改革黨問題上,態度軟弱,最終下年的地方議會,工黨只會大敗於改革黨。

貝安德現在仍是曼市市長,若果他要挑戰現任首相施紀賢,首先要參加補選,成功當上國會議員,所以其實他仍未有能力直接向首相挑機。但是他敢於在工黨年會之前站出來反對施紀賢,原因有二。其一,工黨領導層在上任後,一直以財政紀律為由,將一些原本應承選民的政策改變,例如冬天燃油補貼,但又在黨內壓力之外,忽然打個急轉彎又重新給予,這樣就真係左搖右擺,令到傳統工黨支持者大失所望。其次,工黨首相施紀賢在應對改革黨的挑戰方面,左支右絀,特別是改革黨及其支持者在八月時候發動的政治攻勢,令到工黨支持者相當不滿。

工黨右移或失傳統票倉

去年暑假,右翼借難民住酒店的問題,四處鬧事,工黨政府強力鎮壓,以從重從快從嚴的手法(所以其實普通法民主國家一樣可以做事迅猛,視乎情况而已)處理暴徒,贏得黨內掌聲。但今年八月底,右翼支持者策動一連串掛國旗(多在英格蘭地區掛聖喬治旗),在迴旋處髹上白底紅色十字,再在八月底於倫敦組織大示威,令極右一時士氣大振,而部分地區有零星的種族襲擊,加上一直以來地區人士對於難民被安置在附近酒店,有難民或船民被指騷擾居民,極右人士聲援,進一步提高極右勢力聲勢。

問題是,工黨黨內左派人士認為,面對日益高漲的改革黨,工黨領導層理應以意識形態的高度,即是彰顯工黨的社會公義的核心價值,直斥改革黨的排外、種族主義作最嚴正的鬥爭,而不是一味在政策上一直追趕改革黨議程,不斷向右飄移。而且,由於施紀賢在八月倫敦極右大示威之後,回應軟弱無力,更令工黨內部人士擔心,工黨再向右移,會被原有支持者離棄,特別是中北部的傳統工黨票倉,令下年的地方選舉會進一步被清袋。

事實上,工黨在英帝中北部的議員,面對的另一個選舉危機,在於極左政黨的步步進迫。近一年,極左派一直想方法搞一個極左大聯盟,對抗極右。去年大選以獨立人士身分出選,被施紀賢迫離工黨的前工黨黨魁郝爾彬,已經與其他極左派政治人物搞一個新政黨「你的黨」,在國會及地方上拉走不少支持者。有朋友最近到牛津旅行,隨街見到「你的黨」的街招,在招募黨員。工黨內部有不少人擔心,「你的黨」好大機會在下年的地方選舉,扯走一些對工黨領導層不滿的選票,亦會扯走一班工黨內部反對施紀賢路線的黨員,所以,工黨內部有極大的壓力,想換走向右走的施紀賢,以對應極左派「你的黨」的威脅。

黨內外皆受左派威脅

貝安德主動挑機的導火線,是施紀賢接收副首相韋雅蘭的辭職後,沒有由黨內左派人士接任副首相一職,只是把原本韋雅蘭擔任的黨內副黨魁一職,讓黨內選舉產生,暫時內定由左派人士擔當,此舉被認為是施紀賢有心排擠黨內左派,於是黨內左派基於上述的福利政策路線分歧,工黨領導層對改革黨的反應,以及施紀賢有心矮化黨內左派的政治影響力的情况下,決定力撐貝安德站出來向施紀賢挑戰。

從上周YouGov民調可見,若即時大選,工黨會輸到剩下一百四十多席,所以外界在解讀施紀賢年會的說話,認為施紀賢在回應改革黨的挑戰,其實不然。任何正常的政治觀察家都會看到,在明年地方政府選舉,工黨一定會大敗,問題只是輸幾多而已。現實是,工黨即使不斷向右轉,也不會爭取得到右派及中間偏右的支持。工黨是否應該先固本,先穩住本身的票源呢?若果能穩住鐵票,即使明年地方選舉大敗,也不致輸得太難看。如果施紀賢要「固本」,首要的「敵人」就是來自黨內左派的精神領袖貝安德,以及要應對來自外部極左政黨「你的黨」的威脅。因此,施紀賢既要止右,更要防左,抵擋來自黨內左派,想拉他下台的攻勢。

貝安德最近在工黨年會提到,他希望有生之年,可以回歸歐盟,說出了部分工黨左派人士的心聲,而他更稱其派系叫做「主流派」(Mainstream),更見他的企圖心相當強烈。筆者天生「左膠」,對貝安德的好感度,自然高過施紀賢,但就擔心工黨未必在明年地方選舉敗於改革黨,而是未選先敗,敗於內部的派系鬥爭。

文˙王慧麟

編輯˙黃永亮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