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為暫緩垃圾徵費問責? 謝展寰:已盡力履行責任 掌握民意也屬有效管理 (17:05)

現屆政府將維持暫緩實施垃圾收費。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今日(29日)下午出席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就施政報告作出簡報。新思維狄志遠對暫緩感到有些失望,關注當局會在甚麼條件及時機下考慮繼續推行。謝展寰強調推動減廢回收的決心不變,當局現時並非擱置或取消垃圾收費措施,但如果將來見到減廢成果及市民投入度足夠,「可能我哋真係唔需要」。他重申當局的減廢回收策略需因時制宜,日後若減廢進程有需要、情况合適,「(垃圾收費)都可以係一個工具」。
議員楊永杰稱,坊間對部門首長責任制下,官員是否需要就此問責有疑問。謝展寰回應說,環境及生態局和環保署已盡力體現本屆政府以結果為目標的要求,以及部門首長責任制下有效管理的精神,形容掌握社會對垃圾收費的民意是管理的一部分,認為當局已盡力履行責任。他又說,市民及業界已清晰地表達意見,政府須正面回應民意,不能拘泥於某一方法或手段達到目的,即使暫緩垃圾收費,亦已加強採用其他手段,如增加回收配套及宣傳教育,並見到回收率上升的明顯效果。
不少議員關注當局如何增加回收配套,其中民建聯陳克勤問及會否考慮以集體採購模式為私人屋苑購入廚餘機,經民聯劉業強建議增加流動回收點以便利市民,選委會議員簡慧敏則關注當局會否向立法會提交強制要求物管公司設置回收設施的法案。
強制要求物管公司設回收設施? 謝展寰:視乎《約章》實施情况
謝展寰表示,當局以《減廢回收約章》及回收基金鼓勵及協助私人屋苑添置回收設施,亦正測試不同新技術收集廚餘,日後亦會繼續增加回收點,並檢討綠在區區的開放時間。至於是否須設強制法定要求,規定物管公司設回收設施,他稱要視乎《約章》的實施情况及經驗,認為如反應足夠好未必需要立例,重點應放在如何招攬更多物管公司參與《約章》。
實政圓桌田北辰關注本屆政府任期完結前的目標回收率和垃圾棄置量,謝展寰說,過去3年來,都市固體廢物每日棄置量已減少約1200公噸,希望減廢回收熱度持續,目標兩年內棄置量再減500公噸、回收率可升至約36個百分點,相信社會各界合力應可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