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強腦科技」落戶數碼港將建研發基地 盼未來10年內為100萬殘疾人裝義肢 (17:17)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支持惠民科研,運用創科基金引入新科研技術義肢,推出兩年計劃,全額資助在本港截肢的人士免費配置使用新科技義肢。「杭州六小龍」之一的強腦科技今(29日)舉行啟動儀式,正式落戶數碼港,並將建立研發基地、亞太研發基地與國際商貿中心;同時與香港理工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推動智能義肢技術在港落地應用。強腦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韓璧丞致辭時表示,《施政報告》提出的相關政策及措施與強腦科技的使命高度配合,為公司的技術落地提供最有利的政策支持,希望在未來5至10年內幫助100萬名肢體殘疾人安裝義肢,同時幫助1000萬名患各類神經疾病的人回復健康。
強腦科技落戶數碼港後將建立研發基地、亞太研發基地與國際商貿中心,並為香港提供新科技義肢服務。在研發中心定位方面,強腦科技將加強與香港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借助香港的人才優勢,共同推動新一代腦機接口產品研發,助力提升香港科技創新水平,並為更多不同群體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強腦科技亦會善用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國際貿易橋頭堡的優勢,藉助多元化的金融支援,及通過數碼港的龐大夥伴網絡,推動產品出口至亞非和國際市場,打造亞太研發基地與國際商貿中心。
強腦科技將與理大合作推動智能義肢技術在港應用
強腦科技亦與理工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探討共建「香港理工大學一強腦科技腦機接口聯合研究中心」,聯合推動強腦科技智能義肢技術在香港落地應用,惠及有需要社群。
強腦科技今於數碼港舉行啟動儀式,出席嘉賓包括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長孫東、強腦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韓璧丞、數碼港主席陳細明、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等。孫東致辭時表示,儀式不單是強腦科技在港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亦是積極快速響應《施政報告》的具體行動。孫指,強腦科技選擇在港建立研究基地、亞太研發基地是對香港創科環境投下信心的一票,亦印證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及「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實現「走出去」的戰略目標。
創立於2015年的強腦科技是首間入選哈佛大學創新實驗室(Harvard InnovationLab)的內地團隊,亦是內地首間非入侵式腦機接口技術的獨角獸企業,成功研製全球首款量產直覺控制智能仿生手。該公司在康復、大健康、人機互動等領域具有領先優勢,擁有460多項專利授權,包括腦機接口領域核心發明專利250多項,位居全球前列,並已在殘疾人康復與腦疾病康復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