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銀債認購人數金額同創新高

發佈於

【明報專訊】本年度銀色債券昨日截止認購,美國本月重啟減息,港元定期存款多降至兩厘多水平,銀債定息3.85厘,吸引今年認購金額和人數皆創2016年首次發行以來新高。據政府公布銀債初步認購結果,今年認購金額約985.2億元,較去年銀債增24%,認購人數約37.3萬人,較去年更大增近41%。政府預計最終發行額將由500億元提高至上限550億元,以此推算每人最多可獲派15手,較去年少8手。但由於預料部分人申購少於15手,最終獲發最多手數可能略多於15手。

推算每人最多可獲派15手

銀債配發結果計劃於10月8日公布,10月10日發行,不設二手市場交易。政府發言人表示,銀債受年長市民歡迎,認購金額是目標發行額約1.97倍。上述數據為配售機構的初步數據,有待進一步核實,最終數字可能會有所調整。

今年匯豐、渣打等不少銀行皆稱銀債認購金額和宗數創新高,中銀香港(2388)指今年認購金額較去年增逾四成,客戶平均認購約26手,較去年平均約22手為高;恒生(0011)則指認購金額較去年增43%,認購人數增25%,平均認購金額約為27萬元。

工銀亞洲銀債認購金額按年增兩成,客戶人均認購28手,最高認購逾180手。該行零售業務與財富管理部副總經理尹可豐表示,是次銀債的認購反應一如預期踴躍,雖然近月港股及新股市場暢旺,影響個別日子認購反應,但認購期內適逢美國減息0.25厘,市場預期年底前有機會再減,在重啟減息周期的大環境下,是次銀債仍可提供達3.85厘的保證息率,回報較市面上一般低風險定息產品高。加上銀債入場門檻低,兼提供穩定派息,可鎖定未來3年的息率回報,可作為應對減息周期的防守型投資工具,對追求穩定回報的退休人士而言有一定吸引力。

券商方面,耀才(1428)表示經該行認購人數創新高,總申請金額按年增三成,投資者普遍認購20至30手,亦有部分較為進取的投資者認購100手。行政總裁許繹彬稱,銀髮一族向來喜歡以定期存款作資產增值,由於銀行定期利息持續低企,大額定期只有約2厘,令他們將資產轉配由政府發行3年期有3.85厘固定利息的銀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