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今年陸澳台新生佔26% 恒大倡吸東盟帶路學生

發佈於

【明報專訊】政府本學年(2025/26)起逐步放寬自資院校取錄內地、澳門及台灣(MMT)學生的上限至佔學額四成。自資的恒生大學的副校長莫家豪接受本報訪問稱,今學年共取錄逾600名MMT學生,佔首年學額26%,按年增約10個百分點。外界關注非本地生以內地生為主,他指中國和印度在全球輸出大量留學生,外界不必只着眼吸納歐美生。他又引述海外研究稱,歐洲學生經歷新冠疫情後愈來愈不喜歡出國留學,認為現階段聚焦吸納東盟及一帶一路國家學生較可行。

副校:海外亦多內地生 港非孤例

莫家豪曾任嶺大副校長,曾在海外大學授課,他憶述早年在澳洲大學教書,「好surprised (震驚),那邊的人周圍都是用Mandarin(普通話)」;後來他到英國,校內同樣有不少中國和印度學生,「其實全球都是這樣,香港不是孤例」。

稱地緣政治影響歐美生源

他說學生多元化固然重要,近年東南亞、南美甚至非洲亦多了學生來港。他稱受惠於美國不穩定政策,本學年8間資助大學吸納不少歐美生,但社會不應「過分樂觀」,將歐美生視為穩定生源,稱歐美具留學吸引力且距離較近的地方亦不少,例如巴黎和紐約。同時,他認為地緣政治影響大,不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常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不是,「當他們(歐美生)不知是否事實,如果在歐洲已有書讀,為何還要來香港呢?」他認同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留學香港專班」,惟建議專班應針對東盟及一帶一路國家學生,料吸引力會更大。

翻查今年初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文件,6間自資院校上學年(2024/25)共有2.73萬名學士生,當中約17%(4689人)為MMT學生。政府早前宣布本學年起逐步放寬MMT限額,由10%至20%,上調至40%。本報查詢6間院校本學年收生狀况,樹仁回覆稱共取錄逾1900名本科新生,當中近兩成半為內地生;東華學院稱共取錄287名內地生,佔整體新生人數近兩成;都大表示共錄取逾1100名MMT學生;THEi稱非本地學士新生仍在獲批的20%限額內。

莫家豪說,恒大本學年取錄逾600個MMT學生,較上學年取錄約380人多,相信未來3至5年MMT收生可達40%上限。被問新一份《施政報告》未再放寬自資院校的「40%限額」,他認為合理,稱收生視乎師資、宿位等,料下學年將取錄約700個MMT學生。他說現時校內宿位僅1300至1400個,倘用盡40%收生即逾900人,擔心未能負荷,因此恒大近年除在新蒲崗承租約300個私營宿位,亦正與發展商洽商,計劃改裝酒店成宿舍,爭取兩年後能提供多300個宿位。

八大非本地生限額增「是好事」

新一份《施政報告》表明會放寬八大招收非本地生限額,由四成增至五成,莫稱增加是好事,惟前提是要確保院校有足夠配套,亦應考慮社會接受程度。至於限額未用盡,當局就接連放寬是否操之過急,他認為政府視五成限額為「方向」而非「績效指標」,相信各院校會按校情收生。

明報記者 曾諾晞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倡大學城准院校共享設施 互通學分 (202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