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風雨後歎陽光料理 海鮮蔬菜交織清爽美味

發佈於

【明報專訊】今個星期,超強颱風樺加沙成為香港人最關注的字詞。強風大雨、惡劣天氣,都把我們壓得透不過氣。來到周末,最渴望看見陽光、藍天、白雲,即使天氣不似預期,至少都想嘗一點色彩豐富,讓人看見開心又好味的美食吧!

在地中海沿岸流行的「陽光料理」(cuisine du soleil),應該很適合在今個周末品嘗。這種料理風格以新鮮海鮮和色彩豐富的蔬菜為主打,炮製出清爽宜人、層次豐富的味道。趁着假期,不妨到上環一家新開主打陽光料理的餐廳,探索一下這種活力滋味!

夜幕低垂,必列者士街的粉綠色餐廳門前漸漸熱鬧起來。推開綠色大門,悠揚音樂與柔和燈光交織,氣氛溫馨。吧台是最佳用餐位置,因為能近距離欣賞行政總廚Luca Marinelli和團隊的精湛手藝。這家新開的法國餐廳Salon des Refusés不僅名字有歷史典故,更以本地較少見的「陽光料理」為主題,把地中海沿岸的清爽鮮味帶到香港。

店名中文譯作「落選者沙龍」,背後蘊藏着一段藝術史。1863年,巴黎的沙龍拒絕展出大量學院派作品,有畫家向拿破崙三世抗議,最終獲得安排另闢房間展出,結果卻吸引上千人觀看。到1864年,印象派藝術家開始自己組織「落選者沙龍」,曾展出名作包括《草地上的午餐》(The Picnic)等。Luca深受這種不畏被主流拒絕、堅持創新的精神啟發,銳意用香港熟悉的食材,融入地中海的陽光料理,重新演繹出屬於香港的太陽滋味。

Luca來自米蘭北部小鎮Varese,他分享南法至意大利西部盛行陽光料理風格,常見於地中海沿岸城市,「是一種簡單的烹調手法,使用時令新鮮的海鮮和蔬菜入饌,經常搭配初榨橄欖油,講究新鮮和清爽」,Luca續說Soleil在法文中解作太陽,「這是太陽的料理,當太陽光照射,帶來光明、顏色和生命力,所以常用到一些鮮色的食材,例如紅色的番茄。」餐廳的燒馬友正好代表這種料理帶來的生命力。他從本地街市選購新鮮馬友,先以特製廚紙包裹熟成2天,令魚皮乾爽香脆,燒烤時只加鹽調味,保持魚肉原本的鮮味。魚皮朝下燒至香脆,配上由番茄、初榨橄欖油、青檸和檸檬汁組成sauce vierge的醬汁,以柑橘類帶出清新的味道,以減魚油膩,完美演繹陽光料理精髓。

人氣沙甸魚多士 鮮、嫩、爽、脆

Salon des Refusés的菜單設計同樣貫徹簡約精神。Luca與團隊曾自駕南法至意大利西部,邊走邊吃,務求還原地道風味。餐廳供應小吃、生鮮、熱葷、意粉及甜品約20道菜式,主打海鮮和蔬菜,每日額外有數道時令精選。店內最受歡迎的小吃是沙甸魚多士,他將日本沙甸魚浸於橄欖油中。「我跟一個日本朋友學習日式處理魚類的方法」,連廚刀亦是日本製。先後將油封番茄、蒜蓉蛋黃醬、西班牙鯷魚和油漬沙甸魚一同鋪在酸種麵包上,集鮮、嫩、爽、脆於一身,層次分明,尤其是沙甸魚肥美鮮甜,令人難忘,「因為當你放進口中,熱度會融解魚油,變得更鮮甜」,Luca笑說。鱈魚子抹醬(cod tarama)用法國蘿蔔或crouton烤長棍麵包塊蘸來吃,樸實無華,香濃鮮美。海膽多士賣相像海膽軍艦壽司,以北海道海膽、海帶牛油和青檸汁搭配布里歐多士,海膽鮮甜,多士香脆。又如金目鯛薄切刺身,配芒果醋及時令檸檬,酸爽清新,魚肉入口特別鮮嫩,原來Luca以日式「湯霜」手法處理,以熱水快速灼燙魚肉,再放入冰水之中,保持魚肉彈性和鮮味,防止魚油流失。

手工結他意粉 柴魚片妙添煙熏香

近年香港正值開心果甜品熱,Luca則顛覆常規,以開心果入饌。將新鮮北海道帶子與牛油烹調,之後放回帶子殼上,鋪上烤開心果連麵包糠,並加些檸檬汁提鮮。帶子的柔軟與開心果的香脆交織,果仁香甜更突出。意粉亦是Luca的拿手作,手工結他意粉(chitarra)結合小魷魚、辣肉腸、番茄醬和甜椒醬。意粉掛汁,隱約有股獨特鮮味,原來是來自煙熏海鮮湯。「我們製作魚湯時,會加一些柴魚片(鰹魚),帶來一種像煙熏的香味。」

家鄉蛋糕輕如雲朵 入口即融

品嘗過精彩的太陽料理後,便來到甜品環節。Luca帶來家鄉的torta aurora吉士海綿蛋糕,是米蘭逾200年老店Pasticceria Marchesi(現 Marchesi 1824)的經典蛋糕,以輕如雲朵而聞名。Luca分享童年時曾和父親到過Marchesi買蛋糕,那是一種屬於意大利人的慶祝蛋糕,他今次在店內還原,希望藉此為客人帶來慶祝的氣氛。Torta aurora每日新鮮製作,3層輕盈的海綿蛋糕夾着雲呢拿吉士,「蛋糕浸泡過糖漿會帶少許甜」。蛋糕呈鵝黃色,入口即融,輕如雲朵,散發出絲絲香甜。

Salon des Refusés

地址:中環必列者士街9號地舖

網址:www.salondesrefuses.com.hk

註:另加一,只接受電子支付

文:陳麗斯

美術:謝偉豪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email protected]

[趁「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