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不敵超强颱 九龍公園古樹連根拔起

發佈於

【明報專訊】超強颱風「樺加沙」日前襲港,多區有大樹倒塌。長春社在風暴後觀察,發現九龍公園一棵列入「古樹名木」名冊的大葉合歡(編號LCSD YTM/70) 亦被吹倒。至於愛民邨倒塌的印度橡樹(又稱印度榕),房屋署指出,該樹已種植約40年,承載深厚集體回憶,房屋署希望以妥善方式延續這棵樹木的生態與情感價值,會嘗試培育合適的枝條,希望能栽種新樹苗,並重新種回愛民邨的合適位置。

愛民邨老樹研重種

房屋署稱,愛民邨的印度橡樹種植在一個園景地上,指其樹根能夠四周橫向伸展,並如大多數的樹木般在地表向下約一米的土層中生長,指該樹狀况健康,署方人員最近一次為該樹巡查及修剪是在今年9月4日。房署估計樹林倒下,是由於位於兩幢公屋樓宇之間,樺加沙吹襲時,強風集中吹襲樹木,終致不抵風力而倒下。

塌木擬製成工藝品

房署稱會嘗試把印度橡樹的枝條再培植,而樹幹等木材,已聯絡邨內非政府機構,計劃將部分木材再造,製作成具紀念意義的工藝品或設施,回饋社區,而餘下的樹木斷枝等,將運往Y.Park [林.區]循環再造。

九龍公園內的古樹大葉合歡亦嚴重傾側,發展局稱正審視古樹狀况並研究最合適的跟進方案。該局稱政府一向注重古樹名木的保育,樹木管理部門每年會為古樹名木做最少兩次詳細樹木風險評估,而若古樹名木受損嚴重或倒塌而對公眾構成危險,則可能需要移除樹木。

長春社昨日在多區觀察塌樹情况,稱抵擋不了暴風而損毁的樹種,主要有洋紫荊、黃槿、盾柱木、鐵刀木、大葉榕、細葉榕、石栗和台灣相思等。長春社指出,環境位置是另一重要因素,如種近路旁,有一邊完全沒有生長空間;樹穴或花槽結構限制根部生長;在高地、海邊或空曠的地方等,斷樹和塌樹的情况都特別嚴重,而種植在海邊當風位置,有些是整棵樹連根球和泥土一同拔起。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網傳「風假變年假」 A-1否認 稱一向計作額外假期 議員促勞處介入 (2025-09-27)

父親、傭工攜童追浪 涉疏忽看管被捕 (2025-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