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東京】殘暑見舞

【明報專訊】今個夏天去了歐洲、曼谷、大阪和舞鶴玩了很久,充分享受了炎夏和揮灑了大量汗水。玩夠收心努力工作,但遲遲不轉季,日日攝氏30幾度,體感難以察覺暑假已經終結。記得兩年多前初到東京正好秋天,樓下銀杏樹整棵變成黃色,空氣乾燥,晚上回家的路上傳來烤秋刀魚香氣,種種都明確標示——夏天已離去。日文也是種根據季節變化的語言。之前寫怪談時寫過「風物詩」這個詞,即是能代表該季節的事物。「季語」也是一樣,在俳句、詩歌、信件都會使用,除了氣候和自然景觀,節慶活動和風俗習慣等與季節相關的詞彙皆可視為季語。
「殘暑」本指8月上旬的「立秋」開始至下旬的「處暑」之間仍然炎熱的日子。重視季節的日本,每逢換季,通常會寄信或電郵給親友、客戶和關照過自己的人。以「残暑お見舞い申し上げます」(時值殘暑,謹致問候)作開頭,聊聊天氣和近况,問候對方是否別來無恙;結尾寫上「残暑なお厳しき折、くれぐれもご自愛くださいませ」(殘暑仍甚嚴酷之際,請務必多加保重)祝福對方。加入椎名林檎fans club多年,今年也一如既往收到了來自女王的「殘暑見舞」明信片,設計是一個正在綻放的煙花,非常浪漫。
但近年,大概誰都不會再認為立秋真的會有秋意,殘暑的日子一再推延;無法以天氣區分季節,只能靠自己。說到今年真正在心內為夏日畫上句點的活動,要算是十多日前參加的timelesz粉絲見面會。主題是「獨一無二的Late Summer! 殘暑的煙花不也很好嗎?」。見面會的周邊商品裏有「お面」,即夏日祭典裏,穿著浴衣的主角別在頭上的一款塑膠面具,常見有天狐、比卡超,同戴上後很creepy的Chiikawa。偶像明顯在提示:請穿上浴衣跟我們一起看煙花!天啊咁浪漫,但我竟然敗給天氣只穿了普通的T恤牛仔褲。
當日雖然少少陰天,氣溫仍高達34度。見面會在一個能容納3萬人的大球場舉行,起初很怕室外場地要熱足一日,但入夜後竟有了絲絲涼風。幸運的我抽中了近舞台、在草地上的arena位置;也猜到以煙花為主題的活動,放煙花一定走唔甩。但當偶像們換上浴衣,叫大家抬頭看向漆黑的天空,誰也沒想過竟然是以「隅田川花火大會」那種規模來放。我抬頭看到的天空是個廣闊的圓形,當無數煙花在寂靜夜空中爆開,填滿了整個圓,這個景象真的一生難忘。
老實講我真係好憎夏天。但那天帶着滿滿的幸福感回家,竟少女心地想:跟喜歡的人一起看的煙火實在太美好,讓人禁不住為夏天的終結而感到悲傷。
文:Papaya Fung(喜好是觀察人類,著有繪本touch和漫畫《地獄行》)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阿布扎比】烏托邦與敵托邦的距離 (2025-09-26)
【香港】看見聲音本質的劇場 (2025-09-26)
【巴黎】喬治.德.拉圖爾:在黑暗中尋找光 (2025-0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