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非裔創作者 加州跨時空對話 手繪檔案、重建雞舍 藝術對抗權力系統壓迫

發佈於

【明報專訊】2025年,美國加州。奴隸制度已廢除多年,種族歧視仍無處不在。極端天氣搞得社會一片混亂,新興毒品與新生宗教成為許多人逃離現實的「庇護所」;還有一群人抬頭望天,用想像勾勒宇宙中的新世界——似真,是幻,是1990年代美國非裔作家Octavia E. Butler在反烏托邦小說《地球之籽:播種者寓言》(Parable of the Sower)中寫下的未來寓言。

未來已來。當代藝術家American Artist重讀小說,眼見書中想像一一成真,又發現自己與Butler來自同一個地方,於是一頭鑽進Butler留下的檔案,希望在洛杉磯舉行的展覽Shaper of God: Apple Valley Autonomy來探問:「我們應該如何對抗至今仍然存在權力與壓迫的系統?」

American Artist和Butler都成長於阿爾塔迪納(Altadena)——年初的加州山火爆發時,阿爾塔迪納的山谷大片燃燒,彷彿末日降至。去世於2006年的Butler未曾親眼見到這場大火,但在小說《地球之籽:播種者寓言》裏,卻有類似的末日圖景。2020年因疫情隔離在家的American Artist讀到書中的末日景象與對權力結構的批判,發現Butler留下的文字與自己長期關注的議題相似。展覽策展人Taylor Renee Aldridge說,「American Artist對彼此在地理和結構層面上的人生與成長經歷如何重疊產生好奇」,進而一頭鑽進對Butler的研究中。

Butler留下的不止有小說,還有無數檔案——2008年,超過8000件屬於Butler的物品被作為檔案,贈予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研究圖書館之一、位於加州帕薩迪納(Pasadena)的The Huntington Library。2021年起,American Artist開始梳理和研究Butler的檔案,包括筆記、日記、研究資料、虛構的地圖等。在Taylor眼中,American Artist的研究過程觸碰了一個迷思——當代的人應該如何處理重要人物留下的檔案?

手繪衝破「複製」權力限制

「理論上,任何持有圖書館借書證的人都可以查閱檔案,但是如何複製檔案資料、如何在網上分享、如何帶離圖書館,都有着嚴格規定」,Taylor說,「我們通常認為圖書館是種公共信託(public trust),是民主的學習空間;然而,圖書館卻總是存在許多進入和存取的障礙」。

American Artist用藝術形式巧妙回應這一迷思。展覽中,有一疊印有「The Huntington」標識的粉色筆記紙,一旁相同的紙上有大量檔案,包括Butler的證件、Butler為小說而創作的虛構地圖,以及Butler與American Artist的家鄉地圖與文獻等。走近仔細看,卻發現展覽櫃中的「檔案」皆非印刷,而是手繪。「American Artist用圖書館內的粉色筆記紙,根據檔案內容繪製素描,創造了一種另類的複製品。」Taylor強調,這種「複製」是種顛覆,「繞開了權力對於複製的限制,創造了一種替代實踐,以此激活了對檔案材料的合理運用」。

三代非裔女性故事 展種族壓迫、經濟剝奪

展館的中央擺放了一間小屋,舊木搭起框架、生鏽鐵皮圍成四面牆,在微弱燈光下顯得逼仄而殘破。Taylor說,那是間雞舍,是一切故事的開始——20世紀初,Butler的家族為逃避美國南部的種族恐怖主義而遷移至加州,祖母Estella在蘋果谷(Apple Valley)經營養雞場,維持整個家族的生計。然而在Butler 4歲時,雞舍在一場火災中化為灰燼,Butler一家的生活陷入震盪。

檔案中有Butler母親的日記,記錄那段難捱的時光。僅接受過3年教育的Butler母親,在當地白人家庭中從事報酬極低的家務工作,常被僱主惡劣對待。Butler自言一度怨恨母親,被白人視為二等公民、甚至是勞動工具時默默忍受,直到成年後,她才意識到正是母親在體力勞動中掙得的微薄薪水,才令她有機會成為作家。

Taylor特別提及檔案中記載的一個故事,Butler母親掙錢為年幼的Butler買下打字機,也時常帶Butler去圖書館,還為她報名寫作工作坊——在那裏,Butler賣出了人生第一部科幻小說,進而開啟作家生涯。「母親與祖母的資源非常有限,但她們擁有對土地的強烈渴望,以及在屈辱條件下堅持不懈的家務勞動,最終為Butler當作家鋪平了道路。」Taylor說,這個三代非裔女性的故事,是一個關於欲望、信仰、宗教與世代財富(generational wealth)的故事,同時又見到當時「美國存在『地獄般的』種族主義與經濟權力剝奪(economic disenfranchisement)」。

35年前作品預言成真

展覽外,山火帶來的悲痛還未停止,種族主義仍隱藏在社會各個角落。Taylor說,展覽在此刻舉行,「希望觀眾對Butler有新見解,重返她的作品中,並和她一樣繼續研究權力的系統在當下如何運作,又如何壓迫弱勢群體」。她續說,Butler的作品是寓言,「預知了我們正在生活的這個時刻,包括氣候危機,威權主義、強迫遷徙、日益加劇的貧困」,但這並非代表她是先知,而是因為她從未放棄理解社會、歷史和時事。檔案、藝術,甚至記憶,或許無法直接帶來改變;歷史也總在循環往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痛苦。但就像Butler曾寫下那樣,「太陽底下無新事,卻總有新的太陽」。(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 but there are new suns.)

American Artist | Shaper of God: Apple Valley Autonomy

日期:即日至2026年3月1日

時間:周二至六上午10:00至下午5:00;周日上午11:00至下午5:00

地點:加州非裔美國人博物館 (California African American Museum)600 State Drive, Exposition Park, Los Angeles, CA 90037

詳情:bit.ly/46p6ZJZ

文:王梓萌

設計:賴雋旼

編輯:梁曉菲

電郵:[email protected]

[開眼 一場show一次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