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港團十年變與不變 過來人陳葦璇如是看

發佈於

【明報專訊】網絡不時有評論指一些早期港產偶像團體「生不逢時」,As One便是常被提及的偶像女團。2012年成立、經歷成員更換、2015年以韓文版Candy Ball在韓出道,如今成員各自發展。若當年是生不逢時,近月新一代港產偶像團體湧現,是否意味着現在正是時候?

2015年加入As One的陳葦璇(Kira)亦有留意這些新偶像團體,如香港Sony Music與旗下音樂廠牌在2025年推出的女子偶像育成企劃「偶像女生(Idol Girls)」,一期生共有20多名練習生,Kira說:「她們好像是處於一個還沒出道的狀態,會有很多combination(組合),這個挺有趣,因為之前香港好像沒試過。」直至日前,一期生裏的7名練習生,率先以組合名「IdG Bubbles」出道。

與偶像女生同期面世、在韓國出道的女團SMORZ,Kira則留意到她們去韓國打歌的I want you to是全英文,「很多時候偶像團體攻美國或攻外國,都會同一首歌做韓文版和英文版,外國人就會容易聽懂,我想香港也是嘗試用這個方式。因為如果她們唱韓文,可能又很難全隊都那麼流利,如果繼續出英文,香港人、韓國人,甚至外國人都留意到她們,普及度會高一點」。Kira也有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剛出道的女團Honey Punch的表演片段,每個成員都有準備單獨表演,「每個人都有solo的能力,這個是挺好的」。

Kira由2015年加入女團,到現在專注個人發展,剛好10年。她說10年前的藝人、偶像普遍都是大公司造出來,「我們可以出道的方式就是參加由不同公司辦的選秀,進公司後別人都還沒認識自己……但現在很多都是先認識我們這個人,很多content creator(內容創作者)自己都可以出歌、有能力拍攝影片,另外近年也有《全民造星》的興起……就不像以前出一首歌才慢慢讓人認識你,先後次序是有點調轉」。但近月出道的偶像團體好像又回到由公司推出團體的形式,Kira認為跟K-pop仍舊盛行有很大關係,「雖然以前都喜歡(K-pop),但可能以前在香港,大公司比較少做多人團,這幾年有更多新公司想嘗試,看看能不能做到像韓國那樣,我覺得大家在喜好上比較偏向喜歡K-pop,所以才會有這種情况發生」。

當然,Kira很希望這些新一代港產偶像團體能「長做長有」,但她認為偶像團體有太多人牽涉在內,要長期發展不是易事。觀乎韓國,「我們看到別人的成功,但別人是國民教育來的,從小到大都很欣賞這個行業……大家在街頭有很多表演,就算你只是練習生,別人都會給你很多鼓勵、有很多飯拍(粉絲拍照),但香港始終sharing的心態我覺得較少,感覺上judgement會多一點……但現在也好些了,起碼很多人如Gen Z,都很願意分享和嘗試不同的音樂方式」。

文:譚雅詩

設計:賴雋旼

編輯:謝秋瑜

IG:@fridaymingpao

電郵:[email protected]

[開眼 文化特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