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生長速度成本擁優勢

【明報專訊】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高級工程師陳嘉祺、工程師張奕表示,由於細菌纖維素薄膜仿皮革比較柔軟,故十分適合用來製造銀包、名片套等,製造鞋面也可以。至於鞋頭和鞋跟,由於這些位置的受力強很多,故暫時不太適合,要看看將來能否增加其拉伸強度。曾經有鞋廠接觸過他們,但可能因為這個原因,而暫時未有採用。
有估計認為,2022年全球皮革製品的市場規模高達2428億美元,年增長率達到6.6%。只要能夠取代到一部分動物皮革,其市場規模已經不可小覷。
全球皮製品市場逾2400億美元
所以,這些年來,都有業者推出或提出不同的替代品。除了「純植物皮革」或「合成仿皮革」,以及HKRITA提出的「細菌纖維素仿皮革」之外,近年更有內地初創科技公司聲稱,研發出利用真菌的菌絲體來製造「仿真皮革」的技術方案,通過基因編輯和精密發酵,更可以達到規模化和客製化。
但陳嘉祺表示,以生長速度和成本來說,「細菌纖維素仿皮革」應該是有優勢的。因為細菌纖維素薄膜形成的速度,要比真菌的菌絲體的生長速度快。他估計,內地那間初創科技公司用到基因編輯技術,就是想加快菌絲體的生長速度。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細菌纖維素薄膜製仿皮革 環保像真高 (2025-09-25)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