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多涉人才公寓 河套10地塊邀意向書 列兩公私合營模式 問資助比例預期租金等

【明報專訊】佔地87公頃的河套香港園區是本港未來重要創科用地之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長孫東去年11月接受本報專訪曾提到,園區第一期發展的餘下用地冀邀市場參與。第一期餘下批次用地共分22個地塊,負責園區整理發展實務工作的港深創科園公司昨向業界邀請提交意向書(EOI),了解市場對當中10個地塊公私營合作發展模式的意見,包括契約年期、由私營資助發展比例等,目標明年起在選定地塊展開招標。
河套香港園區分兩期發展,第一期用地分3個批次發展,其中第一批次共有8幢大樓,首3幢已建成,餘下5幢2027年起建成;第二及第三批次則初步共劃為22個地塊,今次港深創科園公司邀請市場提供意見,主要針對其中10個地塊,當中大部分為「人才公寓」用地,冀助敲定招標文件。
分兩組合 一涉國際學校
港深創科園公司在意向書文件提議先推出兩個地塊組合(見圖表),以公私營合作形式發展,兩組均靠近生態區一面。其中「組合一」涉及6個地塊共10幢大樓,合共最大樓面面積11.7萬平方米,計劃用途包括先進製造/濕實驗室,約佔73%可發展樓面面積,其餘為人才公寓。「組合二」則涉及4個地塊共6幢大樓,合共最大樓面面積3.2萬平方米,計劃用途包括國際學校及人才公寓,其中國際學校佔5000平方米。
就兩個組合的發展模式,港深創科園公司指定不同地塊,分別有兩種建議。建議一是由發展商負責設計、融資、施工、管理、營運和維護,在此安排下契約年期最長多達50年,其間業權歸港深創科園公司;發展商可訂立地塊或其任何部分的租金,事前須獲該公司書面批准。
另一模式是由發展商提出「一個公私營合作模式」,資助港深創科園公司全部或部分發展成本,舉例由發展商支付現金,以代替為港深創科園公司建造大樓;或由發展商建造大樓後交給港深創科園公司,往後雙方共同管理相關大樓,並分享租金收入。
下月網上簡介 11月截提交
意向書以表格形式,就發展意向、商業可行性、財政考慮和招標時間表等向業界提問(見表),並收集其核心業務、公司架構、編制等,合共13頁。其中商業可行性方面,問及業界對其財務評估的主要參數,包括預計發展成本總額及年期、預期租金收入等。文件亦問及業界對降低地塊發展成本的建議,包括勞工及非勞工成本。
港深創科園公司下月9日將舉行網上簡介會協助業界擬備意向書,意向書須於今年11月6日中午前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