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18億徵費落空 政府續支付減廢

發佈於

【明報專訊】政府在《財政預算案》曾預料2024/25年垃圾收費收入可達17.9億元,現措施一再暫緩,意味相關年度收入不再。至於會否因此影響政府推動回收及減廢的開支,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向本報表示,料相關減廢及回收配套等開支會繼續由政府承擔,但認為隨市民的回收意識提高,可以有更多「自助回收站」取代「綠在區區」,長遠減人手等成本支出。

劉國勳:自助回收可降成本

劉國勳稱,即使以往沒相關收入,政府亦一直有投入資源推動減廢及回收。據去年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政府「各項收費」收入,環境保護署原預計2023/24年度「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收入為8.67億元,2024/25年度約17.9億元;今年初最新公布的預算案則無再顯示金額。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去年3月曾表示,政府推動垃圾徵費的目的是推動各界減廢回收,而不是為收取更多費用。

政府:續完善綠在區區

24/25年度料支出增逾半

政府在文件表明會持續完善「綠在區區」社區回收網絡。據早前的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文件,「綠在區區」項目營運開支包括營辦團體聘請人手、購買或租用車輛運送回收物、租金等開支;2024/25年度「回收環保站」營運支出修訂預算為7000萬元,回收便利點及設於公屋的「回收便利點」支出預算分別為2.8億元及1.25億元,即「綠在區區」項目預計開支共4.75億元,較前一年度的實際開支多逾五成。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稱貿戰地緣局勢趨複雜 經濟轉型添壓力 「港挑戰多」 垃圾徵費現屆續暫緩 (2025-09-24)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