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拯溺工會冀加強規管觀浪者 議員憂難做

發佈於

【明報專訊】「樺加沙」昨日吹襲本港,有一家四口到柴灣觀浪發生墮海意外。現時有法例懲處市民在惡劣天氣下在康文署海灘逐浪,但法例沒有涵蓋一般海濱。港九拯溺員工會發言人胡啟榮表示,前線救生員常呼籲市民惡劣天氣下遠離海岸,不少人當「耳邊風」,期望加強教育及執法。至於需否立法規管「追風逐浪」,本身是律師的立法會議員江玉歡表示,本港不少地方被海岸包圍,舉例中環碼頭,及尖沙嘴不少酒店與海邊僅一條馬路之隔,擔心禁止行近海邊的條例定義與執法不易。

禁行海邊定義執法不易

墮海事發地點在柴灣防波堤旁邊,胡啟榮稱不少觀浪者「低估大自然力量,高估個人逃生及救人能力」,即使是受訓的救生員,亦需以救生浮標及獨木舟等,才有較大機會救人,強調「識游水不等於識救人」。他認為,目前按《泳灘規例》票控個案不多,冀加強執法,同時宣傳教育以提高市民保護自己的意識。

保安局長鄧炳強去年回覆立法會提問,稱過去3年,康文署就有市民進入或擬進入暫時封閉的泳灘進行水上活動,除發出多次勸喻,共發出4次口頭警告,但未有檢控個案。

康文署昨午宣布所有刊憲泳灘暫時封閉,任何人如不遵從相關安排即屬違法,根據《泳灘規例》,最高可被罰2000元及監禁14天。不過,昨日事發地點屬公眾海濱,並非泳難,江玉歡認為,事件不幸發生,建議相關部門以攝錄方式輔助,加強巡邏及執法,同時加強宣傳教育,呼籲社會不要營造「觀浪很有型」的氛圍。

被問到需否立法加強規管海邊追風逐浪,前保安局長、新民黨立法會議員黎棟國認為,須靠市民自律,互相提醒監察,勿做高危的觀浪行為,否則「貪一時之快追風逐浪,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無『take 2』(第二次)」。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抵港始悉航班撤 有轉機客滯兩夜 425機取消延誤 秩序暢順 (2025-09-24)

李家超視察部門 籲市民守望相助 (2025-09-24)

風暴前夕屯門酒樓仍排長龍 街市菜檔午後減價促銷 (2025-09-24)

粵進最高應急級別 深圳封高速停地鐵 (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