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熱點

秋分節氣2025|秋分養生重養肺 中醫3茶飲湯水潤燥【附食譜】 (09:41)

發佈於

今日(23日)是秋分節氣,註冊中醫師徐思濠表示,中醫認為「秋氣通於肺」,秋季注重肺部調養;秋季乾燥氣候易「秋燥」,致口鼻乾燥、咽乾喉痛、乾咳、皮膚乾燥等問題,建議少食烤焗煎炸辛辣,減少燥上加燥;宜多吃潤肺食物(如雪梨、馬蹄、無花果等),定時補充水分或飲蜜糖水,有助生津利咽,緩解呼吸道乾燥。徐思濠提供了3款潤肺湯水或茶飲,有助秋分養生潤燥。

●玉竹百合雪耳馬蹄湯(3至4人分量)

材料:雪耳(銀耳)1個、乾百合30克、玉竹15克、馬蹄10粒、蜜棗2粒、豬𦟌300克、清水3公升

製法:雪耳用冷水泡發,去蒂撕成小朵。其他材料分別洗淨,豬𦟌洗淨汆水後,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3公升,煲1.5至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滋陰潤肺、養胃生津。於秋燥季節有助緩解皮膚乾燥、咽喉乾癢、乾咳等徵狀,有助改善失眠情況。

注意:感冒患者不宜

●海底椰雪梨南北杏豬𦟌湯(3至4人分量)

材料:海底椰15克、雪梨2個、南北杏共10克、無花果4粒、豬𦟌300克、清水3公升

製法:豬𦟌洗淨汆水備用,雪梨洗淨去芯切塊,其他材料分別洗淨。所有材料放入湯鍋中,加水3公升煲1.5至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生津潤燥、潤肺止咳、化痰利咽。此湯清甜潤口,適合紓緩秋燥引起的咳嗽或喉嚨不適。

注意:感冒患者不宜

●竹蔗茅根蜜飲(2至3人分量)

材料:新鮮竹蔗3段(每段約6吋)、鮮白茅根2両、蜂蜜適量、水2公升

製法:竹蔗及白茅根洗淨後,以水2公升煲1小時後熄火,待水溫降至不燙手時,加入蜂蜜攪勻即可。

功效:潤肺利咽、生津涼血。能緩解口乾舌燥,鼻燥及流鼻血,既滋潤喉嚨,又是日常潤肺飲品。

注意:嬰幼兒及糖尿病患者不加蜂蜜,避免過敏或引致血糖不穩定。

(註:各人體質不同、食物過敏情況不同,倘有任何疑問,應先向註冊中醫師或家庭醫生查詢。〕

秋分 實用資訊:

秋分皮膚乾癢 中醫教按3穴位紓緩

「秋愁」易焦慮抑鬱 中醫教焗花茶疏肝解鬱【附秋分養生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