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娛樂

【開箱】《雙墳》 嫲嫲復仇記 又關孔子事

發佈於

【明報專訊】上月29日在影視串流平台Netflix上架的西班牙語劇《雙墳》(Two Graves),講述祖母對孫女失蹤兩年耿耿於懷,查出真相的過程中被憤怒蓋過理智,造成難以挽回的悲劇;片末字幕出現「子欲復仇,當挖雙墳」,稱語出孔子,並為該劇點題;然而,孔子真有說過此話?

兩少女一死一失蹤

《雙墳》講述西班牙小鎮少女薇洛尼卡與瑪塔參加節慶活動後失蹤,後者屍體其後在海上尋回,疑被姦殺,但薇洛尼卡生死未卜,警方茫無頭緒,對誰是殺害瑪塔的真兇亦一籌莫展。兩年後,薇洛尼卡的祖母伊莎貝對孫女下落不明仍耿耿於懷,決定私下展開調查。一方面聯絡瑪塔的黑幫大佬父親拉菲交換情報,分頭調查。當得悉當日最後看到薇洛尼卡與瑪塔的青年侯納斯獲釋,決定向他打聽,只知道兩人當時在半山下車。

伊莎貝其後從蛛絲馬迹中得悉跟她學鋼琴的學生貝特蘭,與事件有關,並在嚴刑逼供下,知道薇洛尼卡經貝特蘭介紹參與援交工作;就在貝特蘭詆毁薇洛尼卡的瞬間,伊莎貝在盛怒之下殺害對方,並告訴拉菲,事件與電視台知名主持人卡洛斯有關。然而當細孫女璐裴難抵壓力自殺後,伊莎貝的兒子安東尼歐才坦白女兒薇洛尼卡尚在人間,而且是誤殺瑪塔的真兇,安東尼歐因害怕凶殘的拉菲對女兒不利,才會安排薇洛尼卡人間蒸發的假象。

《雙墳》只有3集,而且加起來不過138分鐘,跟普通一部電影的長度相若,其實沒必要拆開3集,阻礙了節奏,畢竟這是串流平台劇集,3集全數上架,而非像傳統電視台每天播一集,或日劇美劇般一周一集。傳統劇愛在每集結尾留下懸念,第1集是伊莎貝怒極開殺戒,第2集結尾則是安東尼歐稱薇洛尼卡尚在人間,第3集結尾則是伊莎貝與拉菲同歸於盡。此劇除了揭開真相的部分,大部分時間從伊莎貝主觀角度推進劇情,才有她被憤怒和仇恨蓋過理智的鋪排,未能看清事情的真相;編劇也把她塑造為不負責任的母親,透過安東尼歐的抱怨,得悉她從來自私,年輕時捨還是青少年的他於不顧,遠走他方;到他成家立室,當女兒薇洛尼卡與璐裴仍年幼,妻子病重,伊莎貝卻從沒盡母責替他分擔;即使與她感情要好的薇洛尼卡,也對祖母只顧自己有微言。這人設讓她反省並愧疚,最後決定犧牲自己也變得較為合理。

美劇愛引「子欲復仇,當挖雙墳」

劇中扮演伊莎貝的琪迪曼華(Kiti Manver)是西班牙資深演員,巧合地與飾演拉菲的艾華路莫迪(Alvaro Morte)均有份演出西班牙名劇《紙房子》,前者劇中飾演里斯本的母親,艾華路則扮演男主角「教授」;不過以《雙墳》而言,琪迪曼華的戲分遠較艾華路為多。

《雙墳》結局後出字幕「子欲復仇,當挖雙墳」,似乎說明了伊莎貝和拉菲的命運,兩人分別為孫女及女兒復仇,結果都不得好死。據稱該話源自孔子,翻查網上資料,孔子好像無此言。然而不止《雙墳》引述孔子該話,美劇《復仇》第1集便出現Before you embark on a journey of revenge, dig two graves,直譯就是「踏上復仇之旅前,先挖兩墳」,稱此話源自孔子。另一美劇《心理追兇》(Criminal Minds)首季第13集尾聲,也提及孔子有關復仇的「告誡」。其實《論語》說過「攻乎異端,斯害也已」,也記載「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至於「雙墳」之說,則找不到出處;亦有網民指出歐美編劇可能搞混了意思類近的日本諺語:欲咒他人,須掘二穴,有復仇將會帶來玉石俱焚後果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