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樺加沙|渠務署料11個地點或出現嚴重水浸 增購「龍吸水」日內抵港 (16:03)

超強颱風「樺加沙」逐漸逼近香港。渠務署、土木工程拓展署及民政事務總署今(22日)午召開聯合記者會,交代相關應對措施。渠務署署長莫永昌表示,將實施一系列特別行動措施,包括增加20對緊急應變隊伍,亦提早派出強力排水機器人到各區戒備。他又說,當局早前購入4部「龍吸水」料今晚或最遲明早到港,相信可及時投入服務。渠務署亦公布11個或出現嚴重水浸的地點,稱已提作應變安排及緩解措施,包括派發沙包及設置擋水板等。
根據天文台最新預測,周三(24日)本港沿岸將增水約兩米,水位普遍可以達到海圖基準面以上3.5至4米;吐露港的水位更加可能會高達海圖基準面以上4.5至5米。渠務署及土木工程拓展署針對25個較高風險的沿岸低窪或當風的住宅地區,制訂一系列應急措施。署方亦首次採用自主研發系統評估及預測,假設水位達最高海平面高度及下黑雨情景,料有11個地方的水浸情况最爲嚴重,大部分或出現0.6米至1米水浸,嘉和里水浸水深更達1.2米。有關地點包括:
- 大澳永安街、吉慶街、新基街
- 鯉魚門:海傍道、海鮮街
- 三門仔新村
- 大埔舊墟汀角路、 大埔墟廣福道,林村河、大埔河及城門河旁的行人隧道及單車徑
- 嘉和里部分低窪村屋
- 元朗中部低窪地區:包括大井圍、橫洲、山貝村、元朗市中心
- 元朗西北低窪地區:流浮山、上下白泥、坑口村、沙橋村
- 馬鞍山渡頭灣村
- 西貢南圍及響鐘
- 東涌灣馬灣涌村、沙咀頭、沙螺灣
- 吉澳漁民村
莫永昌稱,當局已就風暴潮制訂行動計劃,形容面對水浸有三道屏障,以大澳為例,署方已將現有擋水板升高,同時在擋水板後築起沙包;若仍有海水滲入,兩個雨水泵房會及時抽走;政府亦已協助大澳居民在門口加裝擋水板,並提供大量沙包,築起第三道屏障。
至於深圳是否有機會排洪,渠務署長莫永昌說,渠務署與深圳緊密聯繫,目前深圳水庫仍處於低水位,暫無排洪需要。他透露,雙方過往一段時間透過多次會議加強溝通,令通報機制更有效;現時深圳方若發現有需要排洪,會與渠務署的專家對接,政府部門及深方亦已建立WeChat群組溝通。
24小時緊急事故熱線已開始運作
因應樺加沙可能為香港帶來的威脅,各區民政事務處將提早於明早(23日)早上8時開放臨時庇護中心,讓有需要市民入住。民政事務總署副署長王婉蓉說,部分中心會因應市民需要,提早於今日晚上開放,24小時緊急事故熱線已於今午開始運作,供市民查詢相關消息。
被問到會否安排水浸風險較高地點的居民撤離安排,王婉蓉表示,若相關應急部門考慮市民人身安全風險後,認為居民要撤離,署方會全力配合。她又說,早前已動員區議員、地區「三會」委員及關愛隊,向區內易受水浸影響的居民發放最新的天氣資訊,提醒他們做好準備,以及勸喻居住水浸風險較高地區的居民及早遷離居所,或到臨時庇護中心暫避。
被問到為何政府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未有召開記者會,而是由3個部門會見傳媒,莫永昌稱,委員會昨日已開會,政務司長陳國基責成部門今日向市民交代應對措施,特別提醒要小心颱風對香港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