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施政報告2025︱擬為「1+」機制緊急藥物設特別通道 林文健望100日內完成審批 (19:20)

發佈於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將為「1+」機制中較緊急的藥物設特別通道,以便更優先處理申請。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強調,措施讓緊急藥物能更快通過審批程序,讓市民盡快接受治療,強調並不會影響藥物的質素及安全程度。衛生署長林文健則稱,初步計劃藥物能在新通道下100日內完成審批。

為加快新藥物在港註冊,政府前年推行「1+」機制,《施政報告》提到,政府將為機制增設特別通道,試行優先審批醫管局建議能應對嚴重或罕見病的創新藥。盧寵茂今(18日)出席記者會時表示,若無其他藥物選擇,或者病人有緊急需要,否則生命或身體功能將受損,即符合特別通道要求,該藥物將加速審批。他又說,目前機制下都有優先審批新藥物的做法,但依賴醫護人員自行判斷及承擔相關責任,認為情况不理想,因此希望推出特別通道規範有關做法。

盧寵茂續稱,自「1+」機制推行以來,已有14款新藥通過審批並在港註冊,涵蓋癌症、血液類疾病及慢性病藥物,當中更有7款已被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市民可以低價購買。他又說,新措施能有效快速審批新藥物以應付社會需求,如新冠疫情時加快審批疫苗,未來或在適當時候推出更多快速審批機制。

林文健則稱,署方期望新特別通道能在100日內完成對新藥物的審批程序,但強調目前仍在累積經驗階段,需繼續觀察實行時的複雜程度,不排除未來再對時間作調整。他又說,現時「1+」機制中,對新藥物有150日內完成審批標準,過去所有申請均全部達標。

被問及施政報告中提到衛生署將更新有關兒童使用社交媒體指引,會否只為空談,未能有效幫助兒童,林文健引學童健康中心數據指,青少年及兒童健康受電子屏幕使用時間及社交媒體影響,有3%學童在過去1年遭到網絡欺凌。他續指,學童或因沉迷社交媒體缺乏運動,導致過重等健康問題。

林文健表示,將成立由教育界及專科醫生等組成的專家小組,望在今年年底前召開第一次會議,以討論、制訂及推廣指引,設立標準供學校參考如何推廣精神健康。

施政報告又提到將增加基因及癌症檢測服務,以提升治療效果和減少副作用。醫管局行政總裁李夏茵表示,局方會集中在診斷、治療、舒緩及康復的服務;並稱有望引進基因治療及測試,以便選擇合適的化療藥物。李夏茵又指,現時化療服務傾向於日間,望流程更有效率,冀增加1.2萬服務人次;又稱希望加大9個手術間節數和1.4萬個基因測試。

李夏茵表示,癌病服務愈來愈複雜,術後須化療、電療及復康,因此希望為如泌尿科癌症等病人增加「癌症個案經理」;又望與基層醫療等合作,把穩定癌病個案如前列腺癌等分流到基層醫療覆診,以預留位置予新癌症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