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學者倡訂明招商門檻 免定位重疊科技園

【明報專訊】《施政報告》提出成立「園區公司」發展北部都會區,財政司長陳茂波昨日表示,園區公司擬由政府全資擁有,董事局將納政府人員,主導招商方向。政府過去亦曾採類似「公私營合作」管理模式,例如以科技園公司營運科學園。有學者認為政府應訂出明確招商門檻,以示與科學園區別,且避免公司以爭取租金收入為目標。
政府計劃成立全資擁有的園區公司,以「公私營合作」發展北都。陳茂波昨以機管局為例,稱其會向政府分紅,科技園公司亦有招商機制及董事監察。
政府全資 機管局賺錢西九蝕
翻查資料,政府1995年按《機場管理局條例》成立機管局營運機場,現時董事會主席為匯豐銀行獨立非執董林天福,另16名成員有官員、立法會議員、法律界、工程界及商界人士,包括運物局長陳美寶和財庫局長許正宇。機管局2024/25年度收益總額增長近兩成至164.04億元,共錄24.57億元溢利並向政府派息13億元,為2014/15年度開發三跑項目以來首度派息。
此外政府2008年按《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條例》成立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以發展西九文化區,董事局有文體旅局長羅淑佩及發展局長甯漢豪等7名官員,惟管理局2024/25年度基本收入按年跌18%至8.71億元,營運赤字從5.78億元擴大至7.69億元。至於受《香港科技園公司條例》規管的科技園公司2001年成立,當時法定資本約18億元,現管理科學園及大埔創新園等園區。
除以上全資擁有之機構,政府亦持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及香港國際主題公園有限公司逾半股權。
學者憂為營運「收租至上」違原意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園區公司管理模式接近內地及新加坡工業園,政府須訂立清晰招商目標,如門檻為百大企業或大品牌而非初創,否則難見與科學園及數碼港的區別。他說,園區公司屬半私營運作,政府注資或將如西九管理局耗盡,倘未定招商目標,公司或為收支平衡變成以租金收入為招商目標,有違政策原意。
(2025年施政報告)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北都園區公司擬政府全資 多招主導 採機管局模式 先定框架法例加快開公司 (2025-09-19)
監督辦聚焦北都工程加速 「倘過某節點便干預」 (2025-0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