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兩年計劃資助配置新科技義肢 六小龍「強腦」參製

【明報專訊】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推動本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包括支持「惠民科研」,推出兩年計劃,全額資助本港數十名截肢人士配置使用新科技義肢,冀讓截肢人士經過訓練做出書寫、演奏樂器等日常動作。據了解,杭州六小龍之一「強腦科技」會與理工大學合作「客製化」(customize)有關義肢。此外,政府亦冀通過鼓勵知識產權融資、估值推動創科發展,擬建「知識產權融資沙盒」,容許企業抵押專利向銀行融資借貸。
料惠數十人 循創科基金資助
特首李家超昨稱,他在浙江訪問杭州六小龍時,注意到新科技對截肢人士的活動有突破性幫助,新科研技術義肢內配傳感器,毋須將任何配備或線路植入體內,能識別套在義肢肌肉的神經信號,指揮動作,佩戴者經過訓練可做出日常動作。
政府計劃以創科基金(ITF)全額資助本港截肢人士配置新科技義肢。政府消息人士稱,由於新科技義肢需按本地生活習慣調節,有一定的研發元素,適合以ITF下設的公營機構試用計劃(PSTS)資助,預料資助額不多於1000萬元,若以每隻義肢價值逾10萬元計,估計約惠及數十人;申請機構須是進行研發項目的研發中心或擁有項目成果知識產權的公司,其他合資格義肢科企亦可申請。
下調「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申請門檻
另外,政府去年推出「新型工業加速計劃」,以政府與企業1:2的比例配對資助企業設立新智能生產設施。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下調申請門檻,將項目總成本的最低要求由3億元降至1.5億元。消息人士透露,該計劃已有3個項目獲批,原申請門檻較高,本港鮮有企業能滿足。現時「新型工業加速計劃」下,申請企業可獲配對資助聘用36名研究人員,消息人士稱,會在上述配額中撥出10個用於配對資助組裝設備、運作智能生產線等工作的技術人員。
允企業抵押專利 向銀行融資借貸
政府另擬加強知識產權融資以鼓勵創科發展,將推出知識產權融資沙盒,透過銀行、保險、估值及法律等專業,協助「試點行業」、特別是科技行業,利用知識產權融資。政府消息表示預料今年稍後公布詳情。另外,今年底運作的香港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將推出為期兩年的先導計劃,資助中小型創科企業為專利估值,供融資時參考;消息人士稱,先導計劃擬明年推出,以配對形式資助最多100間企業、每間最多8萬元,即每年最多撥出約800萬元資助。
《施政報告》又提到,香港具備投資優勢推動航天科技發展,支持「太空經濟」,商經局會研究簡化低軌衛星的牌照審批,推動未來6G應用,港投公司亦會推進與商業航天和太空經濟有關的投資。
(2025年施政報告)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教師擬設執業證書制 須定期更新 學界稱事前無諮詢 政府消息:修例回應社會聲音 (2025-09-18)
直資校可申請增班增人 專收非本地生 (2025-09-18)
八大非本地生限額增至50% 消息:不排除再放寬 (2025-09-18)
設AI效能組 要求部門每半年交計劃 (2025-0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