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國際

德極右另類選擇黨地選再成贏家 移民議題搶焦 挫執政聯盟

發佈於

【明報專訊】德國人口最多的州份北萊茵-威斯特伐利亞州(North Rhine-Westphalia)周日(14日)舉行地方選舉,選出320多個城鎮及市議會約2萬個議席及市長職位,是總理默茨的執政聯盟上台4個月來首場重要選舉考驗。初步結果顯示極右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繼2月國會大選後再成贏家,取得14.5%選票,較2020年的5%多約兩倍。執政聯盟中的社民黨(SPD)得票微跌,社民黨成員、下薩克森州長對地選結果感憂慮,指移民等議題分散選民對支援勞工家庭政策提案的注意。

投票結果要待當地時間周一才可最終確認,但初步點票已見各黨勢力走向。默茨所屬的基民盟(CDU)在地選後雖仍是最大黨,但得票減少1個百分點至33.3%,表現跟5年前大致持平,社民黨得票亦下跌2.2個百分點至22.1%。至於綠黨及自民黨得票大跌,其中綠黨得票大減6.5個百分點至13.5%。

得票增近兩倍 搗執政聯盟據點

AfD的表現則相對亮眼,官方初步統計得票從上屆5%大增至14.5%,杜伊斯堡(Duisburg)、蓋爾森基興(Gelsenkirchen)和哈根(Hagen)3個市的AfD市長候選人晉身次輪投票。蓋爾森基興是魯爾區(Ruhr)其中一個最窮困城市,長久以來都是社民黨據點,但近年AfD在移民人數眾多、面臨去工業化問題的西部魯爾區爭取到選民支持。

總理默茨所屬的基民盟(CDU)與基社盟(CSU)組成的聯盟黨勝出今年2月國會大選,並與社民黨籌組執政聯盟。默茨5月通過國會的總理選舉後正式上台,然而輿論批評執政聯盟未能解決經濟低迷和選民對移民問題的憂慮。AfD在大選後成為國會第二大黨,視解決移民問題為首要任務,尋求將該黨吸引力從德國東部據點擴展到西部。

地選結果顯示AfD的影響力能延伸至人們對就業保障日漸憂慮的工業中心地帶。

下薩克森州長利斯(Olaf Lies)憂慮所屬社民黨在北萊茵-威斯特伐利亞州的地選結果,他形容該州是他們的民主心臟,但這次選舉結果令人失望。北萊茵-威斯特伐利亞州州長維斯特(Hendrik Wüst)坦承AfD在社民黨的傳統工業據點有強勁表現,為一眾中左及中右翼政黨在移民及福利問題上帶來挑戰,亦令民眾反思現在的社會制度。

(彭博社/路透社/金融時報/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