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簡慧敏:控煙新招通過 為下一代建「無煙香港」

發佈於

【明報專訊】立法會9月11日三讀通過《2025年控煙法例(修訂)條例》(《條例》),不僅回應了社會對煙草危害的長期關注,更展現政府在複雜議題中力求平衡的決心。

吸煙對健康的危害毋庸置疑,更為本港醫療系統和社會整體帶來沉重負擔。根據局方文件引述港大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2021年煙草引致的健康問題造成約82億元的經濟損失。為進一步減輕煙草對公眾健康的威脅,《條例》為醫衛局去年6月提出的10項短期控煙措施中的8項提供法律基礎。這些措施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經過近一年的諮詢,與持份者深入討論及法案委員會審議後制定,整個立法程序體現有理有節的精神。

政府在推動控煙的同時,亦充分考慮了對市場和商界的影響。例如,海關將率先於今年第三季推出完稅標籤制度先導計劃,隨後於2026年第四季進入過渡階段,並預計在2027年第二季全面實施該制度。在此基礎上,加味煙禁令將待完稅煙標籤制度全面實施後,才分階段推行;禁止售賣薄荷煙的時間表則尚未訂定,以避免對市場造成過度衝擊。

這種審慎推進的方式,顯示政府已在政策落地與社會及經濟影響之間取得艱難的平衡。

強化執法效能 打擊私煙成關鍵

控煙的首要重點是打擊私煙,以確保其他控煙措施能夠發揮最大成效。除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外,加強執法效能是重中之重。近日,據報有旅客因未申報攜帶未完稅香煙抵港被海關人員截查,翌日即被判處監禁及罰款。海關迅速的執法行動及法院具一定阻嚇力的判刑,反映高效執法的重要性。

隨着《條例》賦權衛生署控煙酒辦督察搜查的權力,加上控煙酒辦已於上個月起為前線人員配置隨身攝錄機等,執法效能將進一步提升。在法例及行政措施的雙重賦能下,期望控煙酒辦督察能更有效履職。

保障青少年健康 控煙與禁毒相關

防止新世代吸煙是另一重點目標。近年另類吸煙產品如電子煙被包裝成「潮物」,以開拓年輕人市場。今年5月廉署偵破的電子煙集團案件中,政府化驗所驗出部分電子煙產品的尼古丁含量極高,一粒煙彈等於40包煙的尼古丁含量,足以令吸食者嚴重上癮,實在駭人聽聞。

另類吸煙產品與毒品結合的趨勢日益嚴峻。2023年起「依托咪酯」及其類似物等新型毒品入侵香港,在年輕群體中迅速蔓延。今年首季被呈報吸食的21歲以下年輕人多達128人,最年輕僅12歲,情况極之嚴重。因此控煙與禁毒工作息息相關,禁止管有另類吸煙產品可有助切斷吸毒工具,以打擊利用這些產品吸食毒品的行為。

局方亦接納法案委員會的建議,將禁止向18歲以下人士提供傳統和另類吸煙產品的生效日期統一訂為刊憲後當日,體現政府保護年輕人的決心。

持續檢視政策成效 跨部門執法至關重要

控煙是一場持久戰,涉及多個政策局及部門之間的協作。《條例》通過後,當局應牽頭檢視自身的執法人手和資源配備,與保安局等部門加強執法及情報交流;並進一步賦能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讓其在宣傳及控煙方面發揮更大效用。

有人認為吸煙屬個人自由,不應過度規管,但吸煙不僅影響個人,其產生的二手煙及三手煙更會損害他人健康。

任何人的自由,都不應建立在傷害他人健康的基礎上。控煙工作關乎公眾健康和香港社會未來,儘管挑戰仍在,但我們必須堅定前行,為下一代建設更健康的無煙香港。

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界別)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簡慧敏 簡言之]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張兆聰:Tesla再成焦點 可炒落後 (2025-09-15)

伍禮賢:小米手機銷售增 目標價上望58元 (2025-09-15)

涂國彬:美聯儲期望管理 特朗普隨時出招 (2025-09-15)

Michael Krautzberger:就業弱支持9月減息 惟未來降息存變數 (2025-09-15)

袁國守:「金九銀十」效應今年有得炒 (2025-09-15)

《幫你格價》:買月餅過節 碌卡享優惠 (2025-09-15)

葉創成:中通服受惠AI 股息率逾5厘吸引 (2025-09-15)

陳正犖:法國政局難構成歐洲危機 (2025-09-15)

許健生:數碼娛樂領袖論壇展示科技成果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