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同場加映:從建築史,看另一種閱讀香港的方法──評《香港戰後建築檔案》 發佈於 3 天 前 2025 年 9 月 14 日 By 明報 【明報專訊】近年不少香港建築書面世,加上「散步熱」、「小店熱」及地方史興起,可見港人渴望重新探索日常環境。在這過程中,有人以懷舊串連今昔,有人以美學拆解幾何,也有人把身體沉浸城市,種種視角都提醒我們:香港依然美麗,而我們依然在乎。然而,當相關文本不斷湧現,也難免令人疑問:是否已到瓶頸?我們還能如何書寫,不重複、不自說自話?要推進對香港的理解,確實需要新視角,方能開拓新的論點。 相關文章:星期日生活 Up Next 應對方案:即棄椅套須抗菌 忌重用免二次污染 不要錯過 越南學藝 每日鮮製油潤肝醬 繼續閱讀 贊助商 猜你喜歡 周日話題:英籲國民刪電郵慳水電 電郵比寄信更環保嗎? 風山誌:亂世修行 五音筆傳:Che-REST IN BASS(2025):在這種聲音包圍下,我實在無法REST 開門讀書:洪水始終會退 寫生看世界:#02 活着的影子 周日話題:電影,在打卡文化時代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