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聞正聲:積極貢獻香港力量 做好一帶一路超級聯繫人

【明報文章】「一帶一路」是世界各國人民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路徑,香港特區作為國家的「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一直為此貢獻力量。今年,我們迎來了香港參與和助力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里程碑—第十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論壇)。論壇匯聚來自「一帶一路」沿綫及相關國家和地區的主要官員及商界翹楚,既為與會者提供推進「一帶一路」的寶貴經驗,亦為發掘「一帶一路」所蘊藏的無窮潛力提供更多思考空間。
「一帶一路」旗艦項目
香港得益於獨特的「一國兩制」,亦作為唯一同時擁有中國優勢與世界優勢的國際城市,是「一帶一路」首選的合作平台。而作為香港參與和助力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論壇已成為推動「一帶一路」項目上最重要的國際商貿投資平台。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論壇開幕致辭時提到,過去十年,論壇累計吸引來自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45,000多人參加,引進了逾2800個「一帶一路」項目,可見其價值和意義。
今次論壇吸引了6000名來自多國政府、企業及組織的領袖和嘉賓參與,一同見證香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署9份諒解備忘錄及合作協議,涵蓋避免爭端、海關、反貪腐、氣象和促進投資等領域的合作。另外,論壇亦促成約36份涵蓋多個領域的合作備忘錄。這些備忘錄連同最近在論壇前落實的新項目和交易,總值約10億美元。可見論壇已從一個交流活動,發展成一個可帶來實質豐碩成果的平台,充分展現香港作為「超級連繫人」的角色。
致力促進全方位互聯互通
現屆特區政府透過政策的推動和實際工作,充分證明香港在促進「一帶一路」全方位互聯互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上,有能力作出重大貢獻。行政長官李家超上任以來,先後訪問了12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大部分更是率領高級別商貿代表團出訪,促進與這些國家的了解和互信,為香港開拓新機遇。
而李家超今年5月率團訪問卡塔爾與科威特時,首度聯同24名內地企業代表出訪,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協助內企「走出去」,同時讓內企與本港企業互補優勢,發揮協同效應。特區政府藉率團出訪,成功與「一帶一路」國家搭起進一步合作的台階,深化彼此的關係,促進更廣泛合作和交流。這些工作,任重道遠,亦是香港向世界展示自身價值的最好機會。
開拓「一帶一路」商機
事實上,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對積極完善金融體系和推動產業多元化的中東國家而言,在金融領域上確實具備無可比擬的優勢。舉例而言,香港金融管理局與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於2024年10月簽署諒解備忘錄,共同出資支持創設一項目標規模達10億美元的新投資基金,探索在製造業、再生能源、金融科技及醫療保健等領域的投資機會,促進與香港和大灣區有聯繫的企業在沙特阿拉伯的發展。早前(8月29日)特區政府「一帶一路」辦公室亦與沙特阿拉伯投資部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加強在基礎建設及建築相關領域的資訊交流,並由沙特阿拉伯投資部為香港相關專業服務進入當地市場提供支持。在短短一年內便可以達至上述成果,有關市場的潛力絕對不能忽視。
大力推動「民心相通」
經貿關係之外,香港作為中央明確支持的「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民心相通」範疇亦扮演重要角色。早前舉行的沙特超級盃便是最佳例子,香港絕佳的體育設施和文化包容氛圍,據報道不單令沙特阿拉伯足總主席非常滿意,主辦場館「禁賣酒」的安排,同樣令到專程到港觀戰的中東球迷感受到對他們文化的尊重。
「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社會根基。現時正在舉行的「亞藝無疆」藝術節,就匯聚了「一帶一路」不同國家及地區的文化藝術演出及活動,促進文化交流和友好的民間交往,令共建「一帶一路」的民意基礎更見穩固。
「超級聯繫人」角色任重道遠
在地緣政治局勢不確定的環境下,積極拓展「一帶一路」的市場,特別是具有發展潛力的東盟與中東市場,對於香港以至國家的未來發展尤其重要。香港要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善用「一帶一路」這個開放和安全的國際合作平台,尋找新增長點和機遇,推動「一帶一路」的高質量發展。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聞正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