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東京】文藝衝擊波

【明報專訊】今年日本文學界發生了一大衝擊事件——第173屆「芥川賞」和「直木賞」雙雙從缺。這是自1998年第118屆以來,睽違27年兩大文學獎都沒有得獎者。7月中旬發表之時,會場響徹一片「欸——!!」的驚訝聲,而出版業界紛紛表示「失去了能賣的書」、「離書本愈來愈遠了」,感嘆聲此起彼落。
芥川賞指「芥川龍之介賞」,有「純文學的登龍門」之稱,募集藝術性高、短至中篇的純文學;而直木賞指「直木三十五賞」,追求娛樂性豐富的大眾文學小說,得獎作品多能熱賣,甚至拍成電影。芥川賞的經典代表作涵蓋眾多,其中廣受推薦的有又吉直樹的《火花》、村田沙耶香《便利店人間》等等。近年引發廣泛討論的得獎作品,有台灣作家李琴峰的《彼岸花盛開之島》。 而直木賞得獎作多會改編成電影,喜歡看日本電影的大家,可能聽過如由佐藤健、有村架純、菅田將暉等主演,朝井遼的《何者》;福山雅治主演,東野圭吾的《嫌疑犯X的獻身》;大泉洋、柴咲幸、目黑蓮等主演,佐藤正午的《月之圓缺》等等。這兩個獎項除了認受性極高,更對不同業界有深遠影響。
對於獎項雙雙從缺,市民紛紛表示震驚。「咁多人入圍竟然冇一個人得獎」、「原來真係會難分優劣而冇人得獎」、「得獎係一個讓人閱讀的契機,呢個世代已離書本愈來愈遠,真係希望(評審們)可以更積極地評審」。而出版界則一片悲鳴。文藝評論家、明治大學文學部的伊藤氏貴教授曾指出,「促進書本販賣」是成立芥川賞、直木賞的背景之一;每次發表得獎作品後,書店都會大力推廣,店面、書腰上更會大大隻字印上「芥川賞/直木賞受賞作品」,書迷排長龍購買,可說是每年的盛大風景。「未來屋書店」在社交平台X上寫下:「老實講,冇咗呢兩個獎對銷售額真係好大打擊。(中略)總之𠵱家只可以講,請大家嚟買書!!!」負責人受訪時表示,估計銷售額最多會減少10個百分比。書店不得不想辦法捱過這次衝擊,逛一轉書店,見到「本店擅自選出的直木賞」、「沒有得獎作!將票數分薄的優秀入圍作品大集合」等極地反擊式宣傳,大家都費盡了心思。這兩個獎項對業界的貢獻有多大,可想而知。
芥川賞評委川上弘美和直木賞評委京極夏彥表示,本次入圍作品雖各有亮點,但總覺得差臨門一腳;作品水準相當接近,但缺乏壓倒性的代表作。然而評委會強調,即便最終從缺,所有入圍作品能入圍,就已感動了許多讀者。如「未來屋書店」在X上寫的,在現今的手機、短片世代,最重要的還是走進書店,支持並閱讀書本。
文:Papaya Fung(喜好是觀察人類,著有繪本touch和漫畫《地獄行》)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墨爾本】Schulim Krimper:歷久常新的典範 (2025-09-12)
【香港】首位演唱《蝴蝶夫人》的香港女高音 (2025-09-12)
【海牙】被佔領的美術館 (2025-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