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內地上月重回通縮 CPI轉跌0.4% PPI跌幅收窄 上月跌2.9%符預期

【明報專訊】內地通縮壓力持續,國家統計局公布,8月居民消費價格(CPI)按年下跌0.4%,自6月以來再次通縮,跌幅多於市場預期的0.2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則按年下跌2.9%,符合市場預期,雖跌幅較7月收窄0.7個百分點,但已連續35個月下跌。內地加強「反內捲」政策,期望遏止行業以過低價格競爭,不過外資行野村分析認為下半年內地需求持續受壓,亦不預期有大規模刺激措施,該行五大理由(見表)相信單靠「反內捲」政策難以推動內地重新通脹。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8月CPI按月持平,扭轉7月按月升0.4個百分點。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8月CPI由升轉降主要由於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加上該月食品價格升幅低於季節性水平,8月食品價格按月上升0.5%,幅度低於季節性水平約1.1個百分點。撇除食品與能源的核心通脹8月按年上升0.9%,升幅較7月擴大0.1個百分點,連續第4個月上升。董莉娟認為擴內需促消費正持續顯效,燃油小汽車價格按年跌幅收窄至2.3%,服務價格按年上升0.6%,自3月起逐步擴大。
核心通脹8月按年升0.9%
8月PPI則按月持平,終結連續8個月連跌,董莉娟表示,當局治理企業無序競爭、重點行業產能,煤炭加工和開採業價格按年跌幅較7月收窄10.3和3.2個百分點。加上黑色金屬冶煉、光伏設備製造、新能源汽車價格跌幅減少,為PPI跌幅收窄的主要原因。另外,消費升級需求增加亦推升相關行業價格,例如工藝品製造價格上升13%,運動用球類製造亦升4.7%。
野村:單靠「反內捲」難帶動通脹
野村指出,8月內地CPI疲弱主要受食品價格拖累,非食品價格則在油價和金價上升支持下表現強韌,該行預期9月CPI續錄負值,不過跌幅料收窄至0.2%。8月PPI改善則集中在上游行業,惟下游耐用消費品出廠價格繼續下跌。該行指出,煤炭、光伏行業原材料價格升勢在8月已經消退,在缺乏需求催化劑下,預期PPI下跌將延至明年。此外,以舊換新消費補貼激起價格競爭,近期股市熾熱亦為產能過剩企業提供融資機會,認為單靠政府「反內捲」措施,未能帶動內地重新通脹。
中信証券首席宏觀及政策分析師楊帆認為,隨着「『反內捲』」推進,物價可望逐漸回升,雖然措施成效在經濟周期有延遲,亦受房地產市場下跌影響,預期CPI會在9月、10月開始回升,全年回復按年持平。不過,是次「反內捲」與2016年的去產能不同,是次新能源、電動車、太陽能行業並非上游行業,業內亦有不少民企,難以直接降低產能,未能如當年去產能很快地將PPI回復至零水平,預期今年全年按年仍會下跌2.9%。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中信証券料有新補貼或擴至服務業 (2025-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