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政府料第四季敲定收緊商用車司機體格要求立法建議 爭取明年第二季落實 (12:07)

政府2023年提出建議提高對商用車司機的體格證明要求,包括將司機提交「體格檢驗證明書」年齡門檻由70歲降至65歲,並改「一年一檢」等,惟至今未落實。運輸及物流局長陳美寶今(10日)於立法會回應議員口頭質詢時說,當局將於今年第四季邀請商用車業界人士,參與「體格評估試驗計劃」,同步積極草擬法例,料今年第四季敲定立法建議及相關醫療指引,明年首季向立法會匯報結果及提交附屬法例修訂,爭取明年第二季落實新安排。
選委會議員管浩鳴提出口頭質詢,問及當局至今未落實提高體格證明要求的阻力為何,以及能否承諾具體的落實時間。陳美寶回應說,當局一直持續聽取各界意見,近日繼續諮詢各持分者,稱社會整體支持有關修例方向,不過業界建議放寬65歲至70歲之間體檢頻率,另有意見要求加強對商用車司機的反應測試。她表示,因應更近期的意見,當局委聘的港大顧問團體及醫學專家小組,正積極檢視微調原表列的疾病和傷殘項目,以及供醫生參考的醫療指引內容。
她又提到,會考慮利用科技及人工智能,如模擬路面情况及駕駛條件,測試司機身體反應。陳美寶又說,當局參考海事處今年修改船舶操作人員申領或續期本地合格證明書資格安排,提前於今年第四季邀商用車業界人士參與體格評估試驗計劃,以確保醫生掌握相關醫療指引內容,並提升商用車司機對健康的意識及新評估的理解;當局會吸納相關意見及經驗進行法例草擬。
為職業司機訂立強制退休年齡? 陳美寶:會對業界造成不必要衝擊
管浩鳴亦問及當局會否參考內地、台灣地區或日本的做法,為職業司機訂立強制退休年齡。陳美寶回應說,各地區做法不盡相同,考慮到現時有四成的士及小巴駕駛執照持有人的年齡為65歲或以上,若當局一刀切設退休年齡要求,會對業界人手造成不必要衝擊,故 現階段會建議考慮加強體格驗要求,並持續檢視成效。
醫療衛生界議員林哲玄問到當局會否考慮要求司機續牌時,必須要參與慢病共治計劃等。陳美寶認為,讓業界司機慢慢適應新安排十分重要,如果同時施加很多強制要求,擔心會影響推進時的效力。她認為,除收緊法例要求,宣傳教育亦相當重要,期望與醫學界及業界一齊推動。
漁農界議員何俊賢憂慮提供驗身的診所分布不均、收費不一,陳美寶稱,運輸署擬籌備「醫生名冊」,在相關網頁列出提供驗身服務的診所,方便商用車司機搜尋。民建聯陳恒鑌關注費用昂貴,建議當局考慮對基層長者司機提供一定程度資助,陳美寶表示,當局會盡量爭取資源,並與醫務衛生局透過現時社區內的慢病篩查計劃及康健中心等,培養職業司機於較早階段留意慢性病的徵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