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周浩鼎:9.3閱兵 見證中國外交道路自信

【明報文章】筆者深感榮幸,獲邀參加本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盛大閱兵儀式,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儀式展現中國軍事實力和國家形象,亦是一次全球注目的外交盛會。
中國已成軍事強國
9.3閱兵展示多種新型武器裝備,包括核彈道導彈、高超音速導彈、雷射武器、無人潛航器、反無人機系統等。這些先進武器告知全球:中國軍事科技快速發展,中國已成為軍事強國。
美國媒體對此次閱兵的評價,尤為引人注目。有線新聞網絡(CNN)報道指出,中國展示的先進武器, 例如無人機系統, 比目前在西方見到的更先進。
強國也必先強軍。雖中國軍事武器裝備已達世界一流水平,但我們依然強調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先進的軍事武器,目的只是希望令大家明白,萬一外部發動任何侵略戰爭,中國絕對有能力抵禦和反擊。
筆者參加今次閱兵,有幾個重點分析,盼與大家分享。第一,從座位鋪排來看,完全突顯中央對港澳的重視。筆者和其他一眾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及立法會議員,坐於長安街旁第一排(靠天安門城樓一邊)。簡單來說,這已是最近距離接近閱兵儀式的位置。據筆者了解,有不少其他省市的代表也是坐在其他較後面位置。
第二,中國的外交地位提升:今年閱兵儀式,有26個國家的元首或領袖參與。另外,更有不少國家的政治代表如議長等,參加此次閱兵儀式。
此外,筆者從人工智能DeepSeek查出,此次閱兵引起全球範圍廣泛關注。根據大數據分析,僅在9月3日當天,除中國內地以外,全球範圍共生成與9.3閱兵相關的信息逾5.1萬條,較2015年同期閱兵活動增幅達1355%。這反映出國際社會對中國主導之外交活動的重視程度,正呈現直線上升態勢。
已能建立非美領導的朋友圈
從今次閱兵也足以見到,今天中國已能夠建立一個非美國領導的世界朋友圈。今次鋪排也別出心裁:緊接在9.3閱兵之前,天津舉行了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一眾上合組織國家領袖, 包括印度總理莫迪,也親自飛到天津參加上合組織會議。從外交層面來看,中國於整整一周內,完全體現了「超級外交周」的特點。
無論是上海合作組織,抑或是擴容之後的「金磚國家圈」,皆體現了「全球南方」在國際秩序和國際議題上的話語權,正不斷提升。今年1月加入成為金磚國家的印尼,其總統普拉博沃也趕赴參加9.3閱兵。
高舉多邊主義合作共贏旗幟
今天的中國在外交上具備自信,並能起引領作用,同時亦敢於向全球展現有別於單邊主義及霸權主義的一套全新理論。今次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活動,不忘提醒我們:中國人民的14年抗戰付出鮮血,誓死抗日,捍衛我國大好河山,當初因為法西斯主義橫行,導致二戰裏人類生靈塗炭、戰火處處;聯合國在二戰結束後應運而生,目的就是要奉行多邊主義,透過協商機制解決國與國之間紛爭,為人類締造和平共贏。
中國今天願與世界各國一起,重新高舉這面多邊主義、合作共贏的旗幟。中國深信,只有多邊合作,拆除貿易及交流堡壘,促進國與國之間經貿合作、人文交流,這樣才是真正令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受惠的王道。
面對過去美國與西方政客、媒體的故意抹黑,特別是我國多年來「一帶一路」倡議也遭各種污名化的情况,我國卻選擇堅定走自己的道路,繼續發展新型大國外交,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合作共贏,在今次9.3閱兵過程中,向世人展示出亮麗成果。
今次閱兵,更加突顯了中國在外交上的道路自信。正如習近平主席在閱兵儀式上的講話:「今天,人類又面臨和平還是戰爭、對話還是對抗、共贏還是零和的抉擇。中國人民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與各國人民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永遠都是敞開自己的大門,歡迎各國和我們一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歡迎世界各國做出明智及正義的選擇。
今次9.3閱兵,正是說好中國故事的其中一個上佳範例。
作者是民建聯副主席、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主席、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周浩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