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娛樂

【開箱】《8號出口》二宮和也迷失車站 逃出人生困境

發佈於

【明報專訊】日本片《怪物》製作人川村元氣執導,《給兒子的安魂曲》影帝兼男團「嵐」成員二宮和也主演,改編同名電玩的《8號出口》講述男主角在地下鐵車站迷宮逃生的故事,既保留原作的驚慄元素,不忘諷刺現代人漠視周遭環境的錯誤觀念。今年5月入選康城影展「午夜放映單元」,上月在日本開畫,首周末3日票房錄得9.6億日圓(約5000萬港元),截稿前累收18億日圓(約9600萬港元),成績相當不俗。

路牌列明逃脫方法

《8號出口》屬於步行模擬遊戲,兩年前由獨立遊戲開發者KOTAKE CREATE推出,以日本地下鐵車站內一條看似尋常的行人通道為背景,玩家置身其中,無論向前或向後走,總會回到起點,彷彿被困在無限輪迴的地下迷宮。直至玩家發現在起點的牆上,標示「0號出口」的指示牌旁邊,清楚列明逃脫方法:「一,不要忽視任何異常;二,如發現任何異常,立即回頭;三,如沒發現任何異常,不要回頭;四,從8號出口離去。」玩家只需背熟通道內每個細節,尋找各種異常,例如消失的門把手、燈箱廣告牌內容等,才能通往下一個號碼的出口,否則打回原形。連續8次過關,即可抵達「8號出口」重獲自由。截至2025年4月止,遊戲下載次數已突破170萬,創下個人開發遊戲的成功例子。

「異常」反映心理陰影

電影跟足原著,二宮和也飾演「迷路的男人」,故事講述他走進「8號出口」通道,途中遇上禿頭大叔(河內大和飾)、男童(淺沼成飾)及女高中生(花瀨琴音飾)。二宮和也必須在通道找出異常才能逃脫。電影長約95分鐘,把地下鐵車站塑造成「恐怖迷宮」,內容不涉血腥暴力,單靠密室帶來的壓迫感,以及重複單調的音效,足以令人窒息,如墮伸手不見五指的迷霧。電影另一重點是無限循環的通道中,每次出現不同「異常」,時而簡單時而複雜,有些「異常」直接反映二宮的心理陰影,編劇頗有心思。

《8號出口》並非單靠嚇人為樂,同時探討社會問題。川村元氣透過電影把「罪惡感」具體化。電影開場提到二宮和也在繁忙時間乘搭地下鐵,車廂擠滿乘客,嬰兒突然嚎啕大哭,年輕母親未能制止,暴躁的西裝男高聲指罵,卻無人代她招架。與此同時,二宮接到前女友(小松菜奈飾)來電,自稱懷有身孕,他還未懂回應,卻已陷入通道迷宮。

鼓勵勇敢面對「異常」

導演透過這條通道的「異常」,既反映二宮和也內心潛藏的罪惡感,亦嘲諷我們在現實生活遇上「不對」情况,大多選擇視而不見,若能勇敢面對,便可走向光明。戲中二宮對未來猶豫不決,成為通道的迷失者,偶爾聽到嬰兒哭聲、女友來電等「異常」,都令他進退維谷,因此《8號出口》不單是一場折磨意志的生存遊戲,更是讓二宮自省的人生旅程。

二宮和也在《8號出口》幾乎由頭演到尾,他亦帶出不同感覺,由最初的疑惑,到害怕、生氣、振作,繼而努力逃生,每個階段都演繹很好;二宮更參與劇本創作,他說:「這個遊戲本身就很有趣,我覺得很適合拍成電影。」

上映日期: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