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WINE:首間香港人擁有蘇格蘭威士忌酒廠 蒸餾器直火加熱 釀造復古風味

發佈於

【明報專訊】早前應香港著名威士忌酒吧Club Qing老闆Aaron Chan之邀,參觀他快將投產的Kythe威士忌酒廠,這是首間香港人做老闆的蘇格蘭威士忌酒廠,這篇也是這間獨一無二的酒廠首個訪問;訪問過才知道,原來開設一間威士忌酒廠,難度系數簡直爆燈!

從愛丁堡駕車北上到Kythe,途中會經過Perth古城,過了這個古城後人煙稀少,兩旁多為農田或放牧的草地。我獨自駕車前往,Aaron告訴我假如只看導航,因為太荒蕪,可能到達了也不知道,於是給我一張酒廠外觀的圖片,看到建築物就對了;建築其實也不太難找,畢竟酒廠選址也要交通便利,從愛丁堡駕車過去約1.5小時。很多蘇格蘭威士忌酒廠更偏遠,如果由愛丁堡出發到有很多威士忌名廠的Speyside,便要差不多3個半小時,更不要說5個小時才能到達的Isle of Skye。

抵達Kythe酒廠,內外均實而不華,沒有大品牌酒廠那種遊客中心,甚至沒有招牌,不過從建築物上的兩個大型木圓盆,也能猜到這是間威士忌酒廠。Aaron解釋,他們的酒廠未來也沒打算設立旅客中心、禮品部、茶室或可供「打卡」的設施,一來員工不多,二來他們只專注造酒,「我們將來都不會有tour,Chichibu(日本著名威士忌蒸餾所秩父)都沒有啦!」所以這次Aaron帶我走一圈親自講解,更顯得難能可貴。酒廠雖然未正式投產,但反而可以看到更多東西,例如我去過那麼多次tour,這是第一次可以走到Mash Tun(大型糖化槽)的下面去看,又能看到蒸餾器內部構造等,如果酒廠運作中,這些便不可能看到。

木材直火加熱 產生焦糖、堅果風味

跟一般威士忌酒廠相比,Kythe的設備有不少獨特之處,其目的就是做出一種復古但又有時代感的獨特風味,例如他們採用木材直火向蒸餾器加熱的方式,可能是現時唯一這樣做的蘇格蘭酒廠。直火向蒸餾器加熱,在極高溫下會產生梅納反應,容易令酒體產生焦糖、堅果等風味和香氣,令釀造出來的威士忌味道更複雜;但壞處是要經常「睇火」,有可能令蒸餾器內部過熱燒焦。現時Glenfarclas、Springbank等老牌酒廠仍使用直火方式,但均使用天然氣或煤碳作燃料,像Kythe那樣以木材的,印象中就只有日本的靜岡蒸餾所。Aaron解釋:「用木材做燃料、直火加熱蒸餾器,都是古老的威士忌酒廠做法,我們想複製傳統那一套,釀造出更有風味的威士忌;我們同時重視環保,選用的木材全部出自可持續發展項目。」

重現近百年前威士忌製造方法

由於用直火加熱,蒸餾器亦需要特別設計。Kythe有一對「一肥一瘦」的蒸餾器,以直火加熱的只有形狀較肥的「初餾器」(Wash Still),內裏有個像攪拌器的裝置,在加熱時不斷轉動,刮走最底部的酒體,以防燒焦;至於較瘦的「再餾器」(Spirit Still)則沒有這個裝置。Aaron說:「整間酒廠最貴的設備就是這對蒸餾器,要花幾百萬(港元),而且製造需時,當我們『扑槌』開廠時,第一件事就是要訂做這對蒸餾器,花了1年才造好。(為什麼是一肥一瘦?)因為我覺得舊Bowmore很好喝嘛,我想釀造出類似的復古風味,因此參考了Bowmore酒廠蒸餾器的設計。」他認為設計直火加熱和蒸餾器,是籌建整間廠最困難的部分:「我們想重現接近100年前的威士忌製造方法,很多步驟都選擇人手處理,協助我們設計蒸餾廠的工程公司,都要研究從前蒸餾廠的運作模式,才可以思考怎樣做。」

復古是Kythe的主題,就算是常見的Mash Tun,他們也緊守傳統的方法。Aaron解釋:「現時很多酒廠的所謂Mash Tun,其實是Lauter Tun。前者是純粹天然地讓雜質沉澱,然後人手每20分鐘以耙犁攪拌;Lauter Tun則是以機器輔助攪拌。」所有細節都一絲不苟,就是為了重現舊時的美味。而釀酒用到的酵母,Aaron更是從蘇格蘭最北面偏遠的Orkney Islands訂購:「古時酒廠使用的酵母,由於路途遙遠、交通困難,運送動輒都以星期計,因此酵母在途中已迅速成長,我們希望重現酵母菌的這種狀態,還原當年那些風味。」Orkney Islands酵母菌以外,他們同時亦會使用另外幾個偏遠地方的酵母。

品牌50%以上股份為港人持有

說起「他們」,Kythe其實不是Aaron獨資經營,他跟另外兩名主要股東Jonny McMillan和Angus MacRaild早在2019年便萌生開威士忌酒廠的想法,重現1950年代的威士忌風格。由於籌集資金與尋找合適人才需時,翌年中才正式啟動,但剛好遇上Covid-19,集資更困難,於是重新規劃,再花了9個月設計,終於到2022年動工,到今年完成所有建設,預計11月投產。

他們仨各司其職,Aaron是主席,負責財務和營銷;Jonny負責酒廠日常運作和人力管理等;Angus則是Whisky Maker,負責陳釀、調和、品質控制等造酒工序。Kythe還有若干小股東,以香港人為主,加上Aaron自己的股分,品牌有50%以上股份均為港人持有,難怪Aaron會說:「​​Kythe是第一間由香港人『擁有』的蘇格蘭威士忌蒸餾廠;而且我們沒有大財團支持,股東全是威士忌愛好者,我們的目標一致,就是製造出非常好飲的威士忌。」

雖然今年底開始生產,但Kythe最快要到4、5年後才有作品問世,Aaron的中短期目標是「希望5年內釀製到一支令全世界為之動容的威士忌」,至於他的長期目標更宏大,就是冀盼Kythe跟其他百年品牌一樣,可以成為世界威士忌舞台上的焦點。「如果讓我形容,我會說Kythe將會是蘇格蘭的秩父,同樣重視品質,是一個以小規模酒廠挑戰大型酒廠的勵志故事。」●

■胡蘇

(曾經營威士忌酒吧的酒鬼、國際唎酒師,愛喝酒,也愛說酒的故事。)

文:胡蘇

編輯:陳淑安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Instagram @mp_lifeandstyle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