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小一入學:小一「自行」9月18日起申請 專家︰勿因低分放棄心儀學校

發佈於

【明報專訊】2026/27小一「自行分配學位」在9月18日起接受申請,由於此階段是「高分者得」,對於只握15分或以下的小朋友,在形勢比人弱的情况下,有家長會退而求其次,替子女報讀次心儀的小學,以避開「爭崩頭」的學校。惟升學專家和資深校長皆不贊同此做法,因適齡學童減少,分數低的孩子也就毋須早早「投降」,大可「博一博」,揀一間最愛的學校,即使首輪落空,仍可在下階段捲土重來,並指近年低分但最終入到心儀學校的學生,比比皆是。

文︰沈雅詩

香港所有官津小學均會經「小一入學統籌辦法」錄取新生,當中分為兩個階段,首階段為「自行分配學位」(下稱「自行」),各學校會先拿出約 50% 的小一學位供全港適齡學童申請,家長可替子女報讀全港任何一間官津小學,不受校網限制。學童如有兄、姊在其申請的小學就讀,或父母於該校就職,是必獲取錄的,即俗稱的「世襲生」(詳見「知多啲」);其他申請者則按教育局「計分辦法準則」(詳見「重要資訊」)去決定派位的優先次序,手握分數愈高,入讀機會愈大。

25分十拿九穩 20分或需抽籤

事實上,擁有35分的學童只佔極少數,因此,手持25分的適齡學童,已算是高分一族。升學專家梁永樂表示,在近年整體適齡學童人數減少下,他們可謂十拿九穩,相信絕大多數情况下都可獲取錄;而手持20分者,雖然出線率也高,但在部分超級受歡迎、申請人數眾多的學校,仍有可能遇上同分抽籤的局面,屆時就需要運氣加持了。

低分為有着落 選次心儀多後悔

至於僅有15分,甚至是10分的學童,幾乎只有陪跑的份兒,有部分家長為了想早日結束煎熬,會刻意放棄跨區選報心儀的傳統名校、避開地區大熱學校,或是選擇創校年份新、較少舊生子女的小學等,以求絕處逢生,希望取得二線學校一個學位,但梁永樂卻對這些做法有保留,他笑謂︰「現在不是買股票,不需要看太多外圍因素,總之在『自行』,不管手握什麼分數,我都鼓勵揀自己最心儀的學校就是了。」

他不諱言,雖則手持15分、10分,在「自行」能獲得學位的機會渺茫,但亦毋須為求保險有着落,而選擇次心儀甚至非心儀的學校,「因為綜合我多年的經驗,若家長在『自行』階段不是揀最心儀的學校,最終也會覺得後悔,既然如此,我寧願叫大家博盡免後悔」。

博不到仍有「大抽獎」及「叩門」

亦由於在「自行」獲取錄的學童,不會再進入後續的「統一派位」(俗稱「大抽獎」)階段,梁永樂說,除非家長真的甘心樂意,否則就連環失掉「大抽獎」及之後的「叩門」機會,不太值得。「其實就算博不到,失敗了,仍有下輪『大抽獎』,再不行還可靠『1-1-1』或『1-1』叩門,加上期間又會受直私學校放榜影響,出現『音樂椅效應』,兜兜轉轉入到最心儀學校的機會是存在的,所以不宜過早『投降』放棄,自封後路。」

教育評議會主席、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下稱長沙灣協和)校長蔡世鴻也同意,若「自行」心儀的學校是所屬校網,那就應該要去博,毋須理會手上的分數。他以長沙灣協和為例,該校的小一新生,有六成多至七成,其實在「自行」都是僅得15分,卻透過「大抽獎」或「叩門」取得學位,「我們每年在『自行』大約收到400多張報名表,留給『世襲生』的位(學額)多數填滿,餘下便收25分及20分的小朋友。雖然在這個階段,的確不會輪到15分的學生,但他們仍有下一輪電腦『攪珠』的機會,最終有人會在甲部抽到,有人則在乙部抽到,然後我們又會收少許『叩門生』,所以絕不是15分就無機會入到好學校」。

「自行」報跨區 「叩門」不符「1-1-1」

蔡世鴻又以足球比賽為例,「我常提醒家長,在『自行』,應該抱着踢足球的心態,作為足球員,理應全力進攻、搏到盡,但不代表你一定可以成功入球。所以,千萬別想,一定要在『自行』一擊即中,不是這個心態的」。但至於是否要「搏」到去跨區報讀受歡迎的學校呢,他則謂,這個要交由父母自己衡量。

「最重要的考量點是,如果『自行』報跨區的學校,萬一入不到,而在電腦『攪珠』又不好彩的話,最後就只能去『叩門』。但因為在『叩門』時,很多學校都要求『1-1-1』的,若『自行』是跨區,就不符條件了。」他表示,每年長沙灣協和都收到約400個小一「叩門」申請,由於申請人數多,校方首批亦只會接見「1-1-1」的學童,當中隨時有200至300人,一般此輪已經可以揀選到表現優秀的學生。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70期]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知多啲:弟妹跟兄姊學習能力相差大 不宜硬做「世襲生」 (2025-09-09)

拆解迷思:世襲生超額 不影響「計分」學位 (2025-09-09)

重要資訊 (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