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WSJ:美股估值逼歷史高位 市銷率升至3.2倍 超越千禧科網泡沫

【明報專訊】投資者押注特朗普政府關稅措施不會引發過高通脹,推動美股持續向上,標普500指數上周曾升穿6500點創新高。《華爾街日報》指出,美股估值已逼近歷史高位。標指過去12個月(TTM)市銷率(P/S,即投資者為標指成分股企業所產生每美元收入支付價格),上周達3.23倍,超越2000年科網泡沫時期峰值,逼近今年初所創歷史高位。美股周一勞動節假期休市。
由於標指多家科技巨企利潤率極高,因此標指預測市盈率(P/E)雖未刷新高位,但也達22.5倍,高於2000年科網泡沫爆破以來的16.8倍均值。投資周報《The Kobeissi Letter》指出,納斯達克上市企業市值,相對於美國M2貨幣供應量已達創紀錄的176%,超越2000年科網泡沫時期峰值。
不過很多投資者仍然認為,市值排名靠前的美國科技巨企股價物有所值,例如Nvidia(英偉達)(美:NVDA)及微軟(美:MSFT)等,收入及利潤均顯著向上。晨星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標普500指數市值排名頭10名企業,佔該指數總市值的39.5%,比例是歷來最高。
美銀引用數據 稱9月下跌機率56%
部分市場人士憂慮,升幅集中少數股票恐帶來風險,例如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初公布關稅計劃引發短暫拋售,當時美股科技七巨頭(Mag 7)跌幅,大於標指整體走勢。盈透證券指出,極高估值及擁擠交易,增加了市場下滑的可能性。
標指已較4月低位反彈近三成。隨着9月到來,投資者迎來美股全年表現最疲弱月份。美銀分析師Paul Ciana引用追溯至1927年的數據指出,標指在9月下跌的機率達56%,平均跌幅1.17%。在總統任期首年,標指在9月下跌機率達58%,平均跌幅1.62%。美銀分析師Matthew Welty警告,目前低波動率難以持續,美股指數在夏季屢創新高後,一些投資者可能撤回部分資金鎖定利潤。
拉加德:倘聯儲幣策失獨立性 經濟穩定添憂
大市處於9月的季節性弱勢之際,還將迎來可能較弱的非農就業數據、居高不下的通脹率,以及備受關注的美聯儲利率決議。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斷批評美聯儲、呼籲大幅減息,並宣布解僱美聯儲理事庫克(Lisa Cook),威脅到美聯儲獨立性,並增加市場不確定性。華盛頓特區聯邦地區法院上周五就庫克挑戰特朗普的解僱決定進行初步辯論後,尚未知庫克是否仍然在任,以及能否在9月議息會議投票。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周一警告,倘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失去獨立性,將會為美國乃至全球經濟穩定,產生「非常令人擔憂」的影響。
《金融時報》上周三至周五對歐美經濟學家進行的調查指出,金融市場未完全反映特朗普攻擊美聯儲所帶來的風險,包括更高通脹,以及投資者對美國國債信心下滑。很多受訪經濟學家憂慮,主席鮑威爾明年5月任期屆滿後,美聯儲可能永久轉向優先提振就業及降低政府舉債成本,令美國貨幣政策前景陷入「混亂」,甚至「災難」。94名受訪經濟學家有89人警告,特朗普與美聯儲的衝突已損害美聯儲公信力。超過四分之一受訪者憂慮,當特朗普任期於2029年完結,美聯儲恐無法再獨立決定美國舉債成本。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