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恒地米埔項目申建1303伙 大增19倍 原擬建65幢洋房 新地鄰地獲批建逾2300單位

【明報專訊】政府加快北部都會區發展,再有大型發展商申請放寬區內項目的發展密度,以便令項目供應大增,其中恒地(0012)2020年獲批發展的元朗米埔錦壆路南項目,新近再向城規會提出放寬地積比率,由原先的0.2倍增加至1.5倍發展,擬建5幢私人住宅大廈,提供1303伙,較過去獲批的65幢洋房,單位供應大增約19倍。項目總樓面亦由原先8.11萬方呎,大幅增加約6.6倍至61.6萬方呎。
明報記者 甘潔瑩
上述項目除鄰近私人洋房項目錦綉花園及已落成的簡約公屋外,還有新地(0016)錦壆路北項目,早前也申請放寬地積比率作分層住宅發展,提供約2322伙,總樓面約112.19萬方呎,項目已於上月獲批發展。事實上,牛潭尾、新田一帶,亦有多個大型住宅項目,如新地與置地的石湖圍發展項目、新世界(0017)牛潭尾項目等,料未來將是另一住宅供應重鎮。
單位面積大削62%至469呎
至於恒地就元朗米埔丈量約份第104約地段第4822號和毗連政府土地,向城規會申請由原先規劃的住宅(丁類)用途,改作住宅(丙類),地積比率由原先只0.2倍,放寬至1.5倍。
整個項目發展由原先的洋房項目,改作分層住宅,擬建5幢16層的分層住宅大廈,提供1303伙、平均面積約469方呎的住宅單位;以一房及兩房戶佔多,較2020年5月獲批的65幢洋房、平均面積約1249方呎,單位數目增加約19倍,而單位面積則大幅削減62%,預計可容納3519人居住。
可建樓面大增6.6倍
另發展項目中有約4000方呎非住宅樓面,以提供會所、幼兒園及長者鄰舍中心等設施,而整個項目的總樓面將由原先的8.11萬方呎,大幅增加約6.6倍至61.6萬方呎。
申請人表示,擬議改劃方案,是配合政府中長期戰略性城市發展的倡議目標,整個改劃發展可在2031年完成,屆時將與北都的新田科技城及牛潭尾新發展區首階期的入住人口年期接近。翻查資料,恒地2021年為該地皮完成補地價作住宅發展,涉及金額近2.3億元,以當時獲批的洋房發展方案約8.11萬方呎計,每呎樓面補價約2800多元。若上述項目獲放寬發展密度,日後須再進行補地價。
恒地等麥當勞道65至73號申強拍
此外,恒地亦向土地審裁處遞交強拍申請,申請地點為中半山麥當勞道65至73號物業,是今年土審獲收第4宗的強拍申請。
據土審文件顯示,申請地點由兩個地段組成,佔地分別5469.5及5295.5方呎,現為兩幢8層高的住宅大廈,共30伙住宅單位。
是次申請由26名申請人聯合提出,包括恒地,以及著名建築師嚴迅奇等,一眾申請人分別持有兩個地段約95.2381%及78.571%業權,而協助處理申請的恒地,則分別持有14%及21%業權。
據申請人遞交的估價報告,該兩個地段的現有價值分別逾2.02億及逾1.99億元(共4.01億元),重建價值則為1.98億及1.94億元(共3.92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