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補充勞工優化計劃9月到期 檢討出爐前續收申請 孫玉菡:配合年底人力推算檢討輸勞

【明報專訊】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推出近兩年,勞福局長孫玉菡昨日接受本報專訪稱,計劃共接獲370宗投訴,有11宗查明屬實,已行政制裁僱主;目前正處理一宗餐飲業僱主疑聘用外勞後解僱本地工人的投訴,由於情節嚴重,若確認屬實,擬禁止該僱主申請輸入外勞兩年。他說計劃首批外勞名額去年上半年始批出,冀檢討可完整檢視整個流程及相關因素,並配合今年底展開的人力推算中期更新,以數據為本作中長期規劃,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檢討,而計劃在檢討有結果前仍接受申請。
370宗投訴 11屬實已制裁
揭炒本地工 倘屬實禁輸勞兩年
孫玉菡稱,截至今年7月,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接獲370宗投訴,勞工處向11名僱主施以行政制裁,各人涉違反計劃規定或《僱傭條例》,當中3宗涉餐飲服務業。最新一宗為早前公布的淨康集團個案,因於4周本地招聘期內無合理理由拒聘合資格本地求職者,遭禁止申請一年。
孫說正處理一宗餐飲業僱主涉聘用外勞後解僱本地工人的投訴,初步有證據顯示屬實,正給時間僱主解釋,因情節嚴重,若確認屬實,會實施禁止申請輸入外勞兩年的行政制裁。有議員建議加重罰則,他認為目前行政制裁力度已相當大,即時中止涉事僱主申請,並視乎嚴重程度禁止往後一或兩年申請,對僱主影響大。
將視乎個案公開違規僱主
孫重申輸入外勞機制不容忍任何濫用,如發現違規,「一定發出強烈信息,一定會行政制裁,而且會快」。他稱未來會視乎個案嚴重性及因應社會關注,在可行情况下公開違規僱主名稱。
實地招聘須每周3小時
僱主不到場 輸勞不受理
下月初起,申請輸入侍應及初級廚師的餐飲業僱主須於4周本地招聘期內到勞工處就業中心實地招聘。孫說目前有3萬名外勞經計劃到港,一半從事餐飲業,當中逾半為侍應或初級廚師,考慮到兩工種人數多、餐飲業工友傾向即場求職,故增設上述要求,冀加強就業配對,不排除未來推展到更多工種。他透露暫擬由勞工處排期,按職缺工作地點,安排僱主在區內就業中心實地招聘,僱主在4周本地招聘期內,每周須至少做一次約3小時的實地招聘,「就業中心會『車輪轉』般有僱主坐在那裏,工人有興趣就去見工」,如僱主不出現,會被視為本地招聘誠意不足,申請將不獲處理。
料明年上半年完成檢討
計劃前年9月4日推出,列明「26個職位類別及非技術或低技術職位一般不得輸入勞工」的規定暫停執行兩年,當局曾表示在兩年期屆滿前適時檢討。孫玉菡預計明年上半年會完成計劃檢討,而首批外勞名額去年上半年始批出,若以數據為本,應待該批名額期限屆滿,完整檢視整個流程及相關因素,加上今年底將展開人力推算中期更新,相信兩者相輔相成,能助當局做好中長期規劃,完成檢討後會公布,而計劃在檢討有結果前仍接受申請。
業界促暫緩輸勞 孫籲動態看
最新失業率上升,勞工界促請暫停輸入外勞。被問會否暫緩計劃或設配額,孫稱要「動態地」看情况,以餐飲業為例,將就涉侍應和初級廚師的申請加強就業配對,但同時仍有工種缺人,例如洗碗工即使已輸入約1600人,人手仍不足。他說明白大眾關注,故僱主提出申請時會確保有興趣的本地人可投身,但也要體諒如僱主已做足程序仍請不到人,應給機會他輸入外勞。
孫強調計劃既要確保本地工人優先就業,亦要取得平衡,助香港在人口老化、勞動力縮減下繼續發展經濟,「長期同眼前都要結合」,檢討時會兼聽勞工界擔憂和商界看法。
明報記者 江麗盈 陳柔雅
(專訪)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高才續簽收入不劃線 孫玉菡:與其他人才「同把尺」 (2025-08-26)
高危照顧者資料庫擬擴至領綜援長者 (2025-08-26)
孫玉菡:平台工作者保障最快年底出 先處理意外保 (2025-0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