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高才續簽收入不劃線 孫玉菡:與其他人才「同把尺」

發佈於

【明報專訊】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自2022年底推出,政府早前公布,截至上月底近1.4萬名高才逗留期限屆滿,54%人申請續簽。獲批續簽者中,5%月入少於2萬元,有議員建議當局審批續簽時宜就高才收入「劃線」。勞福局長孫玉菡表示,高才通續簽與其他人才計劃續簽「是同一把尺」,「你無理由用第二把尺去度高才」。

孫玉菡說,每兩名高才就有一人留港,認為「符合預期、取得成功」,高才須符合嚴謹續簽要求,54%續簽率略高於英國同類計劃,並不簡單。

想方法了解不續簽原因

他說當局有透過問卷了解續簽高才情况,惟無直接途徑接觸不續簽者,未來會再想方法蒐集數據、了解不續簽原因。他說高才不續簽可能與其發展方向改變、找不到心儀工作等有關。

對於有議員建議審批續簽時就高才收入「劃線」,孫玉菡說高才通續簽與其他人才計劃續簽須一視同仁。他說,月入低於2萬元的高才較年輕、事業正起步,較多從事會計、大學研究助理等。他強調成功續簽的高才中,月入低於2萬元佔比小,月入中位數約4萬元,有25%達8萬元,皆為專業人士或高級管理人員,反映成功續簽者是相對年輕且高收入。

政府由搶人才轉向留人才,孫玉菡透露未來會集中資源鼓勵人生經驗較豐富、資源較多、留港率較高的A類(年薪達250萬元)和B類(全球百強大學畢業並有至少3年工作經驗)高才來港。他說高才有95%來自內地、5%來自海外,若按畢業院校分析,B類及C類(全球百強大學畢業並少於3年工作經驗者)有約四分之一於海外讀書,而未來會繼續加強國際推廣,吸納東南亞、歐洲及北美的高才。

續加強推廣 吸納東南亞歐美高才

社會關注高才子女來港讀書,前特首梁振英早前撰文問及高才子女因父母不續簽而退學的數字。孫說曾以現有數據及過往問卷調查結果估算,料每100名不續簽高才中,最多5人帶同孩子來港,故因父母不續簽而要離港的高才子女屬極少數。據當局數據,計及各輸入人才計劃和措施影響,預計今年至2031年在港居住的小一適齡人口由4.86萬降至3.75萬,在港居住的中一適齡人口由5.88萬降至4.98萬。孫認為數據意味需要更多年輕高才攜子女來港。

逾半續簽者「當打年紀」援高齡社會

孫說,逾半獲批續簽高才為40歲或以下,正是「當打年紀」,來港會工作,基本上不會申請社會福利,既補充勞動力,其繳付的稅款也有助支援邁向高齡化社會的香港,「他們正正是來幫助我們處理高齡化問題」。

(專訪)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補充勞工優化計劃9月到期 檢討出爐前續收申請 孫玉菡:配合年底人力推算檢討輸勞 (2025-08-26)

高危照顧者資料庫擬擴至領綜援長者 (2025-08-26)

孫玉菡:平台工作者保障最快年底出 先處理意外保 (202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