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置地擬開發AI代理 更快回應租戶需求

發佈於

【明報專訊】人工智能(AI)在物業及設施管理應用愈來愈廣。最近在港推出首個由人工智能驅動的綜合設施管理平台(IFMCT)的置地公司,在建立單一平台連繫旗下中環12幢商業物業之外,該集團科技全渠道數字產品經理鄧偉彤表示,將來擬開發人工智能代理,藉此更快回應租戶的需求。物業管理物業營運總經理王志珊還預期,集團的系統長遠可和租戶分享數據,幫助租戶減少碳足迹。

透過數碼攣生技術掌握實時數據

置地開發IFMCT時,使用創造現實世界的數位模擬之「數碼攣生(Digital Twin)」技術,王志珊指出,該平台經系統集合數據,透過已裝置的大量感應器及設置設備的健康分數表,每天在每個物業運用這些數據,實現機器學習及數位模擬。據此他們可透過中央控制室內簡單按一鍵,去看透系統運作及系統間交互狀况。例如他們可以很快取得大廈4D實時投射圖像,以掌握大廈溫度分佈,得知產生高溫的主機放置情况,利便更精準去調較空調減少高溫影響設備,這樣他們可更快地在問題萌生前出手處理。

在下一階段,鄧偉彤表示,置地在港既掌握設施管理數據及產業知識,因此擬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技術,在未來半年去完成開發進階的清潔、維修、工作單據(work order)、健康生活、資產等6個領域AI代理。王志珊稱:「職員可以向AI代理查詢,了解到問題出現時如何影響資產的狀况甚至更多變數,減少調查問題根源的時間」,他們因此可更快回應租戶,讓租戶有更佳體驗。

在聯同租戶推動ESG方面,物業管理工程經理陳偉靖表示,他們推動數字化後,可較過往更自動化去取得數據,讓租戶更易掌握溫室氣體排放範圍一及二的數據,去著手減低碳排放,冀最快到今年底,有望推出面向租戶使用的系統界面。

擬將港經驗應用至滬項目

由於置地在具營運歷史的寫字樓實現設備更新,提升效益及開發設施管理系統具有經驗,物業管理技術服務部董事及主管楊漢忠稱,他們將來可以和同業分享經驗。但是礙於業界的管理模式及發展不同,因此未必全然應用到置地的經驗。反而他們會準備將在港的經驗,應用到集團旗下上海西岸中環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