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倡同股不同權研寬限 吸中概股等回歸

【明報專訊】除「A+H股」為本港新股市場的熱門焦點外,市場亦憧憬在中美貿易糾紛下中概股將會回歸,近期亦屢見外電引述消息報道指出,多間中概股已於香港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請,但目前為止「只聞樓梯響」。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兼投資銀行部上市保薦及企業融資部門主管白思佳表示,相信市場將會陸續看到中概股回歸的案例,據摩通了解,已有許多中概股公司正積極籌備回歸於港上市,另她提到同股不同權(WVR)上市要求有再探討修訂的空間,但她強調香港為國際市場,改進WVR並非只為吸引中概股公司回歸。
目前WVR公司於港上市時對其市值、行業及投票權比例均有所要求,如於最低市值方面需至少400億元,或符合收入要求者則可低至100億元;行業只限於創新產業公司;另特權股份投票權不得超過普通股的10倍。
市值行業投票權比例有探討空間
事實上,本港部分WVR上市公司並未有同時於美國上市,例如小米(1810)及快手(1024)等。白思佳亦說:「當然有中概股未回歸,有部分是基於WVR的考慮,但不能說大部分未回歸的中概股均為WVR公司,若WVR檢討能做得妥當,可於未來吸引許多私人公司來港上市,中概股回歸只為其中的一個類別。」
白思佳補充說許多公司於早期發展時,會引入許多不同上市前投資者,當中包括創科及生科等行業、需要較多前期融資的公司,造成有較多WVR公司出現。她亦提出,目前於WVR市值、行業及投票權比例均有限制,盼市場可就整體WVR要求作探討。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摩通:新股旺 破金融中心遺址論 稱A+H股放寬發行比例門檻 助靈活集資 (2025-0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