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中歐峰會今舉行 王文濤會前與歐貿易委員視像會談

【明報專訊】中歐峰會今天(24日)將在北京舉行,商務部長王文濤周二與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舉行了視像會談。商務部發布的新聞稿表示,雙方就中歐經貿合作及其重點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的討論,中方就歐盟在第18輪對俄制裁中列單兩家中國金融機構進行嚴正交涉。
謝夫喬維奇則在社交平台X發帖稱,與王文濤進行了一次重要的視像通話。謝夫喬維奇表示,中歐峰會是雙方討論貿易、投資關鍵問題的機會,歐盟必須爭取更均衡的伙伴關係,建立在「公平、可預期、穩定可靠」的基礎上。
歐專家倡先從政治化較低領域合作
歐盟委員會高級專家范伯亨(Cristina Vanberghen)昨撰文稱,中歐在政治和意識形態方面分歧巨大,同時在經濟上深度依存,駕馭這種複雜關係需要清晰戰略和政治勇氣。她認為,中國正在改變過往「韜光養晦」的外交策略,歐洲需要與中國建立一種適合當下地緣政治格局的雙邊關係,維護歐洲利益的同時不放棄其核心價值,雙方重建互信的基礎應該從交易型的合作轉變為長期政治韌性。
范伯亨建議,中歐先從公共衛生、環保數據、數字安全等政治化程度較低的領域開始合作,並建立由政策制定者、監管者、專家組成的常設機構、平台,通過結構性對話管控分歧、摩擦,防止外交上的緊張擴散到其他領域。
華駐歐使團:差異不應成為對立藉口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蔡潤日前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中歐在社會制度、意識形態、歷史文化、發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異是客觀現實,但這些差異應是雙方交流合作的動力,而不應成為對立對抗的理由或藉口,中方一直主張,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異同樣也是伙伴。他表示,中歐峰會已舉行24次,雙方還建立了戰略、經貿、數字、環境和氣候、人文等5大領域高層對話以及70多個對話交流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