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皇后山邨食水報告:3月內研徹底除沉積物否

【明報專訊】粉嶺公屋皇后山邨及居屋山麗苑食水早前出現黑色沉積物,水務署向食水安全諮詢委員會提交的調查報告昨日公布,當中判斷沉積物應源自屋苑上游位於坪輋路、含有瀝青內壁保護層的400米鋼管,沉積物夾雜的藍色碎塊確認屬樹脂,來自屋苑外閘掣。報告亦提到,水務署會在未來3個月內研究是否採用新技術,徹底清除沉積物;房屋署則會對兩個屋苑水表房和水泵房餘下約160個閘掣,檢查是否有塗層剝落。食水安全諮詢委員會前日稱接納報告。
委員會周三召開會議聽取水務署匯報。報告指出,食水由坪輋食水配水庫輸送皇后山邨及山麗苑,只有一條位於坪輋路約400米長的地下鋼管含有瀝青內壁保護層,推論瀝青沉積物來自該段喉管,經分析後相信瀝青2022年12月前冲入喉管。
稱2022欠合適技術驗喉管內部
水務署解釋,就2022年皇后山邨及山麗苑食水雜質事件,水務署及房屋署各自曾為其位於龍馬路的地下喉管冲洗至「食水外觀清澈」,但當時未有合適技術可在不影響供水的情况下,於涉事喉管做內部檢查,令部門未能察覺喉管仍有瀝青殘餘物。因此,水務署將在未來3個月內研究是否採用碎冰清管、喉管抹拭等新技術,徹底清除可能殘留的沉積物,亦會探討使用管道機械人,檢查喉管清洗後狀况。
至於沉積物中夾雜的微量藍色碎塊,則屬供水喉管閘掣內壁保護塗層的樹脂物質,水務署目前發現碎塊來自屋苑外位於龍馬路的一個閘掣,惟未能完全排除屋苑各水表房和水泵房的其他閘掣會否出現塗層剝落,預計涉及約160個閘掣。報告稱若短期內檢測所有閘掣,或會影響屋苑食水供應,故建議房屋署分階段檢查,希望今年第四季內完成。委員會亦同意繼續查找屋苑閘掣有否破損。
藍碎塊來自閘掣 年內檢查
另外,委員會認同水務署多項建議,包括本港目前約有230公里長的食水分配喉管含有瀝青保護層,佔全港食水分配喉管網絡約3.9%,水務署將提交更換喉管的短中期計劃供發展局檢視。
民建聯新界北立法會議員劉國勳稱,相信報告有助釋除市民疑慮,希望水務署制訂全港換喉計劃時,評估喉管狀况、有可能受「瀝青水」影響人數,以及換喉難度和成本,再決定優次。北區區議員兼立法會議員陳月明認為,報告的建議能從技術上根治問題,她另建議換喉工程要優先考慮對長者及需受照顧人士的影響,例如鄉郊個別偏遠村落的居民,可考慮經關愛隊提供臨時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