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Chiikawa特展策劃人:港缺IP投資、管理人才

發佈於

【明報專訊】IP產業(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經濟價值受矚目,先後策劃大黃鴨、多啦A夢及Chiikawa特展的AllRightsReserved(ARR)創辦人林樹鑫(SK Lam)接受本報專訪稱,疫後人們更着重深度體驗,為文旅、IP產業迎來發展契機,強調本港從不缺創意人才,惟「營運生意的人和資本這一邊其實不夠成熟」,指本港資本對IP產業認識較淺,投資力度不足,同時業界應有更多具備觸覺、眼光的IP管理人才。

明報記者 楊晨

林樹鑫指出,香港IP產業並非剛起步,而是近年零售、地產等行業復蘇疲軟,香港娛樂圈亦顯平淡,人們尋求娛樂及體驗,IP產業因而迎接增長時機。林樹鑫認為IP產品能否成功要看時機,除了經濟環境,亦要有足夠資本投入,「資源、錢、人、經營,需要不同界別合作同溝通」。

疫後迎增長契機 港不乏創作人才

他續解釋,香港資本市場較傳統,屬「old money(世襲財富家族)」,多數資本對IP產業的認識較淺,因此興趣不大,資金更傾向投資科技、地產等行業,「任何明星都要投資,無論你開頭作品多好,但如果你背後的投資不夠大,你點捧佢都不會上去」。來自日本的Chiikawa風靡多地,俘虜不少港人的心。林稱Chiikawa已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發展成為一個產業,不單涉及創作者,更牽涉商界投資、政府制度支持,但他認為香港不少人直到海港城開Chiikawa限定店,吸引上千人排隊引致混亂時,才意識到其經濟價值。

港人後知後覺 遲意識Chiikawa經濟價值

提早意識到某一IP的潛能正是IP管理人才的觸覺。林強調「很多項目不是紅了、上了台,你才去做」,並認同本港應培養更多具備眼光的IP管理人才。

林亦以自身為例,指策展時重視內容,而非只看IP角色當紅與否,還透露與日本授權方洽談Chiikawa特展前收看了百多集相關動畫片(見另稿)。

管理人須累積人脈經驗 難學校傳授

林樹鑫續稱,IP管理人才應不斷積累人脈與經驗,同時要有眼光和堅持,「難道人家紅了,你才找人嗎?」然而要培養人才殊不容易,他認為大學文化產業的教授能教基本營運邏輯,但難傳授擴展人脈網絡(networking)的方法。

從「大黃鴨」到多啦A夢,再到Chiikawa展覽,林認為政府對IP產業的支援確有提升,如簡化申請手續、跨部門溝通效率提高。

他建議政府多諮詢業界,支持培養IP管理人才,並促進跨界別合作,進一步推動IP經濟的發展。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為講好故事 追百幾集Chiikawa動畫 (2025-07-15)